秋怀三十六首(其十六)

秋色日渐深,老心日益懒。

倦即下阶行,闲来弄书卷。

广陌多风尘,见说难开眼。

侯门已是深,帝阍又复远。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天的景色一天比一天浓郁,我的心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慵懒。
每当感到疲倦,我就会走下台阶散步,闲暇时翻阅书籍消遣。
大道上风尘仆仆,听说那里的景象令人难以睁开眼睛。
贵族的府邸已经深邃,皇宫的门槛更是遥不可及。

注释

秋色:秋天的景色。
日:每日。
深:深邃。
老心:年迈的心。
懒:慵懒。
倦:疲倦。
即:就。
下阶行:走下台阶散步。
闲来:闲暇时。
广陌:宽阔的大道。
多风尘:风尘仆仆。
见说:听说。
难开眼:难以睁开眼睛。
侯门:贵族的府邸。
已:已经。
帝阍:皇宫的门槛。
又复:更是。
远:遥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秋怀三十六首(其十六)》,描绘了秋天渐深时诗人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状态。首句“秋色日渐深”点明了季节变化,渲染出浓厚的秋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接着,“老心日益懒”表达了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世事的淡漠和对繁琐事务的倦怠。

“倦即下阶行”描绘了诗人疲倦时的行动,虽然疲惫,但仍愿意在庭院中漫步,反映出他的闲适生活态度。“闲来弄书卷”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以读书为乐,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景。然而,“广陌多风尘,见说难开眼”一句,通过描绘外界的纷扰和复杂,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忧虑和逃避。

最后两句“侯门已是深,帝阍又复远”,“侯门”暗指权贵之家,“帝阍”则象征朝廷,诗人感叹自己身处豪门深宅,离朝廷又遥不可及,流露出一种仕途无望、远离权力中心的无奈和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个人的生活琐事和心境变化,传达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秋怀三十六首(其十五)

稻稌天所生,曲蘖人所制。

酿之命为酒,饮之可成醉。

刚者使之柔,懦者使之毅。

善移造物权,其功亦不细。

形式: 古风

秋怀三十六首(其十四)

黄黍秋正熟,黄鸡秋正肥。

此物剧易致,古人多重之。

可以迓宾友,可以奉亲闱。

有褐能卒岁,此外何足为。

形式: 古风

秋怀三十六首(其十三)

八月炎凉均,气味亦自好。

临虚乔木低,远望行人小。

有迹事皆妄,无心物都了。

何须更问辛,愿君自食蓼。

形式: 古风

秋怀三十六首(其十二)

淡烟羃疏林,轻风袅寒雨。

日暮人已归,群鸡犹啄黍。

此心固不动,此事极难处。

一言以蔽之,尚恐费言语。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