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三十六首(其十二)

淡烟羃疏林,轻风袅寒雨。

日暮人已归,群鸡犹啄黍。

此心固不动,此事极难处。

一言以蔽之,尚恐费言语。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翻译

淡淡的烟雾笼罩着稀疏的树林,微风中夹带着寒冷的细雨。
天色渐晚,人们都已经回家,但群鸡还在啄食着谷物。
我的内心始终坚定,面对这件事却极为棘手。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切,我担心还会言辞繁复。

注释

淡烟:稀薄的烟雾。
羃:笼罩。
疏林:稀疏的树林。
袅:轻轻摆动。
寒雨:寒冷的小雨。
日暮:傍晚时分。
人已归:人们已经回家。
群鸡:一群鸡。
犹啄黍:仍在啄食小米。
固不动:坚定不移。
极难处:非常困难的情况。
蔽:概括。
恐:担心。
费言语:言辞繁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乡村景象。"淡烟羃疏林"写出了薄雾笼罩着稀疏的树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轻风袅寒雨"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凉意,微风吹过带着丝丝寒意,细雨飘洒,更添几分凄清。

"日暮人已归"点明时间,夕阳西下,农夫劳作一天已经归家,生活节奏显得平静而有序。然而,"群鸡犹啄黍"这一细节却透露出生活的烟火气和人间的日常,鸡群还在觅食,显示出农耕社会的生活状态。

诗人通过这些画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坚定与不易。"此心固不动",表明他坚守某种信念或原则,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始终如一。"此事极难处"则暗示他所面对的事情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他并未因此动摇。

最后,诗人以"一言以蔽之,尚恐费言语"收尾,意思是想要简单概括自己的心境,恐怕语言难以表达其深意。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自我境遇的深刻理解,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的哲思。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乡村生活,同时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秋怀三十六首(其十一)

青蕉叶披敷,碧芦枝偃亚。

风雨萧萧天,更漏沉沉夜。

彼物固无嫌,此情又何讶。

但念征路人,天涯尚留挂。

形式: 古风

秋怀三十六首(其十)

清风无人兼,自可入吾手。

明月无人并,自可入吾牖。

中心既已平,外物何尝诱。

馀事岂足论,但恐樽无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秋怀三十六首(其九)

周诗云娶妻,周易云归妹。

七夕世俗情,乞巧儿女态。

日暮云雨过,人谓牛女会。

云雨本无踪,牛女岂相配。

形式: 古风

秋怀三十六首(其八)

国命在乎民,民命在乎食。

圣人虽复生,斯言固不易。

虚惠岂足尚,教人以姑息。

虚名岂足高,教人以缘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