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徐干所作,名为《室思诗六章(其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这里的“巾栉”指的是编织工具,比喻诗人在家中的劳作之勤奋,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以益我劳勤"则是说,这种思念反而让他更加努力工作。
“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诗人希望能够得到神鸟鸿鸾的羽毛,用来飞翔到亲人所在的地方去看望。这里的“鸿鸾”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愿望,而“觏此心中人”则是说,诗人心中有一个想念的人。
“诚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真诚之心,但这种心意无法传达给对方,只能无奈地抓挠头发,流露出一种忧虑和苦恼的情绪。"搔首立"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烦躁与无助。
“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诗人感叹道,即便是一次的相见也没有可能,更不要说再次相聚了。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无奈和对命运的屈服。
“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最后两句用比目鱼和参辰来形容自己与亲人之间的遥远。比目鱼是一种相互依偎的鱼,而参辰则是天上的星宿,用以比喻诗人与亲人的距离,既有物理上的远离,也有情感上的隔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亲人深切的思念和无法实现的相见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