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口候参政暮归

摇兀孤舟东复西,飙从赤鼻下樊溪。

惊鳞斜日银刀乱,飞鹄沧波羽扇低。

江涨清泠舞洄洑,岸颓浩荡汩尘泥。

黄昏荡桨窊樽上,笑指天闺认沐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孤舟在樊口江面航行的情景,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江水的动态美和自然界的生动景象。

首句“摇兀孤舟东复西”,以“摇兀”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小船在江面上随风飘荡的状态,而“东复西”的方向变化则暗示了航行的不确定性与自由感。接着,“飙从赤鼻下樊溪”,描述了疾风从赤鼻山吹向樊溪,营造出一种风起云涌的氛围,同时也为后文的自然景观描写铺垫了背景。

“惊鳞斜日银刀乱,飞鹄沧波羽扇低”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鳞片比作银刀,在斜阳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同时,飞过的天鹅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留下扇形的波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夕阳下的江面美景。

“江涨清泠舞洄洑,岸颓浩荡汩尘泥”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动态之美,江水在涨潮时轻盈地舞动,漩涡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岸边的泥土在水流的冲击下,显得更加浑浊与动荡,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黄昏荡桨窊樽上,笑指天闺认沐鹥”两句,描绘了诗人黄昏时分在船上饮酒的情景,他举起酒樽,对着天空中的鹥鸟(一种水鸟)微笑,仿佛在与自然界的生灵进行心灵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以及在自然之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504)

薛季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艮斋先生,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字:士龙
  • 号:艮斋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 生卒年:1134~1173

相关古诗词

闻中司还旆清旦踰樊岭候之不遇自黄子矶乘舟而归

万松晨度马蹄疾,五水春来湖草长。

官柳弄烟天已曙,山花无人风自香。

涛痕石碛记江路,桧楫兰舟摇夕阳。

送我不如归去也,啼规夹岸切愁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夜忆吴江

虹梁新霁倚东隅,还忆松江枕太虚。

味比莼羹下盐豉,贤为菰菜忆鲈鱼。

清风帆幔输归客,落日蒹葭称晚渔。

会带笭箵镇浮浪,扁舟斜挂一籧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过樊山

谁将春信过中江,草木无情取次芳。

装罢美人梅破额,愁成行客柳牵肠。

江滩凿凿添新涨,沙塞茫茫反夕阳。

款段趷梯樊岭道,几多畦町杂苍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樊山春望

飞出仙人壶外天,壶中日月故依然。

虚明百雉龙鳞动,空翠千峦翡羽鲜。

咫尺画图藏世界,侵寻锦绣簇山川。

归来身入寒溪路,恍若瑶林一梦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