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深院海棠,谁倩春工染就。映窗户、烂如锦绣。
东君何意,便风狂雨骤。堪恨处,一枝未曾到手。
今日乍晴,匆匆命酒。犹及见、胭脂半透。
残红几点,明朝知在否。问何似,去年看花时候。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扩的作品,名为《殢人娇·深院海棠》。张扩以其婉约含蓄的风格闻名,这首词展现了词人的情感细腻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深院海棠,谁倩春工染就。映窗户、烂如锦绣。"
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深邃的庭院中,海棠花盛开,它们仿佛是由春天这位巧手艺人亲自染就,每一朵都美得像织就的锦绣,映照在窗户上,更显得光彩夺目。
"东君何意,便风狂雨骤。"
然而,这种美好却被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所打断,仿佛是天公不愿看到这份温柔,它的无情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力感和悲哀。
"堪恨处,一枝未曾到手。"
词中流露出对美景未能尽享的遗憾与惆怅,连一枝花都未能亲手触摸,就被风雨所夺,增添了几分无奈和不舍。
"今日乍晴,匆匆命酒。"
在这样的心情下,词人选择了饮酒来慰藉自己,这份匆忙似乎是为了忘却刚才的遗憾,而今朝乍晴,更显得是天气变化莫测,人间情感同样无常。
"犹及见、胭脂半透。"
词中还透露着对往昔美好的回忆,那时的胭脂(古代妇女的化妆品)在脸颊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迹,仿佛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一种象征。
"残红几点,明朝知在否。"
至此,词人又回到了庭院中的花朵,这时它们已成为了“残红”,而明日是否还能看到这份美丽,都成了一个未知数。
"问何似,去年看花时候。"
最后的两句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是在询问,今年的春天与去年的相比,又有哪些不同?词中透露着一种岁月流转、美好易逝的无常感。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花事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美好生命瞬间的珍惜,以及面对自然界无常变化时的人类渺小与无力。
不详
多少胭脂,匀成点就。千枝乱、攒红堆绣。
花无长好,更光阴去骤。对景忆良朋,故应招手。
曾记年时,花间把酒。枉淋浪、春衫湿透。
文园今病,问远能来否。却道有,荼蘼牡丹时候。
祖道东关外,于今已十年。
未知何日是,还向此亭旋。
鸟语云根落,桃花岭上妍。
深惭频作客,乡国眼空悬。
亭亭花一树,乍发小墙东。
碧管描春色,丹锋点化工。
凝窗时染翰,弄影日书空。
莫问龙蛇事,临池兴不穷。
江转荆湖第二州,巴渝东畔楚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