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门生异竹,冉冉接同亭。
石迸狂鞭怒,霜封密叶青。
实应容凤食,杖欲变龙形。
逋客归何日,岩阿已勒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洞门生异竹,冉冉接同亭。”这里的“异竹”指的是异常茂盛的竹子,它们在洞口生长,形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冉冉"形容竹子的繁密和生长之势,“同亭”则是指竹林中可能隐含的小亭或小径,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幽静自然的山洞风光。
“石迸狂鞭怒,霜封密叶青。”"石迸"形容水流奔腾的声音,“狂鞭”则比喻着急流中激起的波涛之势。“霜封”指的是被薄霜覆盖的竹叶,“密叶”强调了竹林茂密,“青”色则是竹叶在寒冷天气中的颜色。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和视觉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自然界的动态与静谧共存之美。
“实应容凤食,杖欲变龙形。”"实应"可能是指竹子的实际用途,而“容凤”则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形容竹子高洁如凤凰栖息的地方。“杖欲变龙形”中的“杖”可能特指竹制的拐杖,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精神提升的愿望。
“逋客归何日,岩阿已勒铭。”"逋客"即是流浪或漂泊之人,而“归何日”则是对未来归隐生活的一种期待。“岩阿”可能指的是山洞之中的某个地方,“已勒铭”则意味着诗人已经在心中为这片土地留下了印记。这两句诗流露出一种对归宿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溪水、岩石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
不详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唐季临兹郡,生祠已荐馨。
声诗传乐府,庙猊载图经。
画壁流尘暗,金碑古藓青。
细民时请福,挝鼓赛遗灵。
危亭压波面,屹若抃灵鳌。
浮蚁酡颜数,飞鸿送目劳。
吏围披簿领,僧伴话风骚。
何日登悬榻,州民刺有毛。
片席然犀经水府,几程登陆望霞标。
吟情晚日繁云合,归路秋风密叶凋。
行道六时庐岳漏,浮杯千里浙江潮。
旧房宴坐观空后,香积多年饭顿销。
玉牒开观检未封,斗鸡三百远相从。
紫云度曲传浮世,白石标年凿半峰。
河朔叛臣惊舞马,渭桥遗老识真龙。
蓬山钿合愁通信,回首风涛一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