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茶送伯承伯承赋诗三章次韵(其三)

春去云藏岳麓,梅黄雨涨昭潭。

政尔倚栏无那,一瓯唤起清谈。

形式: 六言诗 押[覃]韵

翻译

春天离去,云雾遮蔽了岳麓山,梅花在雨中泛黄,昭潭的水位也上涨了。
你独自倚着栏杆,心中无奈,一杯清茶唤起了你的闲聊话题。

注释

春去:春天离去,指春季结束。
云藏岳麓:云雾遮蔽了岳麓山,描绘出山景被云雾笼罩的景象。
梅黄:梅花颜色变黄,象征春天即将过去。
昭潭:地名,可能是一个湖泊或池塘。
政尔:正好,恰好。
倚栏:倚靠在栏杆上,可能是在窗边或亭子边。
无那:无可奈何,感到无聊或寂寞。
一瓯:一杯,古代容量单位。
清谈:轻松的交谈,闲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芭蕉茶送伯承伯承赋诗三章次韵(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春天的景色描绘下所展现的情感和意境。

“春去云藏岳麓”,这里,“春去”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而“云藏岳麓”则形象地表达了山峦被云雾所笼罩,宛如春色隐匿不见。这种描写充满了动感和意境,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接着,“梅黄雨涨昭潭”,“梅黄”指的是梅花开放时的淡黄色彩,而“雨涨昭潭”则是说春雨如期而至,使得潭水盈满。这里的意象丰富,既描绘了春天的景致,也暗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情趣。

下一句,“政尔倚栏无那”,“政尔”即是指诗人自己,而“倚栏无那”则表达了作者在栏杆旁徘徊,无所事事的状态。这里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不为世俗所扰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瓯唤起清谈”,“一瓯”指的是茶杯,而“唤起清谈”则是说在品茶时引发了清新的对话和讨论。这里透露出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芭蕉茶,畅谈世事的愉悦情景。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美景和个人闲适的情怀,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落梅

清溪南畔小桥东,落月纷纷水映红。

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香衫曲未终。

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残雪衬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郴山足奇变,其水复清美。

形式: 押[纸]韵

浣溪沙

雨压杨花路半乾。蜂遗花粉在阑干。

牡丹开尽正春寒。

懒品么弦金雁并,瘦惊双钏玉鱼宽。

新愁不放翠眉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