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人送瓜

江间虽炎瘴,瓜熟亦不早。

柏公镇夔国,滞务兹一埽。

食新先战士,共少及溪老。

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

竹竿接嵌窦,引注来鸟道。

沈浮乱水玉,爱惜如芝草。

落刃嚼冰霜,开怀慰枯槁。

许以秋蒂除,仍看小童抱。

东陵迹芜绝,楚汉休征讨。

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尽管江边炎热潮湿,但瓜熟也不会过早。
柏公镇守着夔国,此时把积压的事务一扫而空。
新鲜的食物优先给战士们,与年长的溪边居民共享。
满筐的青色蒲鸽,眼前景象色彩鲜艳。
竹竿插入缝隙,引导水流形成鸟儿的小径。
清澈的流水如玉,我珍视它如同珍贵的芝草。
刀锋切过寒冰,心中舒畅,抚慰干涸的心灵。
允诺秋天摘取瓜蒂,孩子们会帮忙抱着收获。
东陵遗迹荒废,楚汉之争已成过往。
园丁不再是过去的主人,为何随意种植这些作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在江边的农民在酷热的夏季收获瓜果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江间虽炎瘴,瓜熟亦不早”从整体上构建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虑的情绪,尽管夏天热得厉害,但瓜果依旧按时成熟,这也许在暗示着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

“柏公镇夔国,滞务兹一埽”中,“柏公”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人物或者某种象征,而“镇夔国”则表明了一种控制与稳定的力量。“滞务兹一埽”则可能在比喻着诗人对于生活的掌控和希望。

接下来的“食新先战士,共少及溪老”中的“食新”指的是吃新的瓜果,“先战士”很有可能是对勇士或劳动者的尊称,“共少及溪老”则是在表达一种与自然、与过去英雄和智者共同享受丰收的愿望。

“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描述了瓜果装载得满满当当,颜色鲜美,充满生机,这是对丰饶生活的赞美。

“竹竿接嵌窦,引注来鸟道”则描绘了一种和谐与自然共处的情景。竹竿可能是用来引导水流或者作为栅栏,而“引注来鸟道”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喜爱。

“沈浮乱水玉,爱惜如芝草”中的“沈浮乱水玉”可能在比喻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或是某种珍贵而脆弱的事物,而“爱惜如芝草”则表达了对这些事物的珍视和保护之情。

“落刃嚼冰霜,开怀慰枯槁”可能是在比喻着一种通过辛勤劳动来获得心灵满足的状态。“落刃嚼冰霜”中,“落刃”有可能是指收割农作物,“嚼冰霜”则是在形容一种坚持和不屈不挠,而“开怀慰枯槁”则是在表达一种心灵的满足与慰藉。

“许以秋蒂除,仍看小童抱”中的“许以秋蒂除”可能是指等到秋天瓜果成熟时再来收获,“仍看小童抱”则是在描绘一个温馨和平的场景,孩子们抱着瓜果,这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的“东陵迹芜绝,楚汉休征讨”中的“东陵”可能是指某个地点,“迹芜绝”则是在表达一种历史遗迹的荒废,而“楚汉休征讨”则是在暗示着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平与丰收生活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园官送茶

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

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

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

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

呜呼战伐久,荆棘暗长原。

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

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

又如马齿盛,气拥葵荏昏。

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纨。

一经器物内,永挂粗刺痕。

志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轩。

畦丁负笼至,感动百虑端。

形式: 古风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

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

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折槛行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

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

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形式: 古风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丈人骏马名胡骝,前年避胡过金牛。

回鞭却走见天子,朝饮汉水暮灵州。

自矜胡骝奇绝代,乘出千人万人爱。

一闻说尽急难材,转益愁向驽骀辈。

头上锐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

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

洛阳大道时再清,累日喜得俱东行。

凤臆龙鬐未易识,侧身注目长风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