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边卒思归

有田不得耕,身卧辽阳城。

梦中稻花香,觉后战血腥。

汉武在深殿,唯思廓寰瀛。

中原半烽火,此屋皆点行。

边土无膏腴,闲地何必争。

徒令执耒者,刀下死纵横。

形式: 古风

翻译

有田却无法耕种,人只能躺在辽阳的城中。
梦中稻谷飘香,醒来却满目战争的腥气。
汉武帝在深宫中,只想着扩大疆域。
中原地区战火弥漫,这座屋里的人也被征召去打仗。
边境的土地并不肥沃,何必争抢这些无用之地。
只是让那些手持农具的人,倒在了刀剑之下,尸横遍野。

注释

有田:指拥有田地。
不得耕:不能耕种。
身卧:身体躺卧在。
辽阳城:古代东北的城市。
稻花香:稻谷开花时的香气。
觉后:醒来之后。
战血腥: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汉武:汉武帝,古代中国的一个皇帝。
深殿:深深的宫殿,代指皇宫。
廓寰瀛:扩大疆域,征服四方。
中原:中国中部地区。
半烽火:一半的地方处于战乱。
此屋:这座屋子的人们。
皆点行:都被征召去从军。
边土:边境的土地。
膏腴:肥沃的土地。
何必争:没有必要争夺。
执耒者:手持农具的人,指农民。
刀下死纵横:死于战争的刀剑之下,形容死亡惨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名边疆士兵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争苦难的无奈感受。诗人以“有田不得耕,身卧辽阳城”开篇,既表达了自己无法在故土耕作,只能在战场上守卫,也反映了士兵们对安逸生活的渴望。

梦中稻花香,是对家乡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但觉醒后却是“战血腥”,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战争与平静生活之间的巨大差异。汉武帝在深宫之中,思考着国家的边疆安全问题,而士兵们则身处烽火连天的战乱之中,这座小屋中的点点行迹都是战争留下的痕迹。

“边土无膏腴”意味着边疆土地贫瘠,不适宜耕种,“闲地何必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谓的争斗和战争的无奈态度。最后两句“徒令执耒者,刀下死纵横”则更是直接描写了战场上的残酷现实,士兵们在刀剑之下生死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强烈反差,以及士兵们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争苦难的无奈感受。

收录诗词(37)

司马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里贯均未详。曾登进士第,有诗名,与储嗣宗友善。著有《司马先辈集》,《全唐诗》

  • 生卒年:847~858

相关古诗词

古思

春华惜妾态,秋草念妾心。

始知井边桐,不如堂上琴。

月落却羡镜,花飞犹委苔。

门前长江水,一去终不回。

形式: 古风

自渭南晚次华州

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

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

我行伤去国,疲马屡回顾。

有如无窠鸟,触热不得住。

峨峨华峰近,城郭生夕雾。

逆旅何人寻,行客暗中住。

却思林丘卧,自惬平生素。

劳役今若兹,羞吟招隐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沧浪峡

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

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

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形式: 古风

近别

咫尺不相见,便同天一涯。

何必隔关山,乃言伤别离。

君心与我心,脉脉无由知。

谁堪近别苦,远别犹有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