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
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
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幽深境界,开篇“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接下来,“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中的永恒之美。
诗人在此环境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而又不远离人间的奇妙感觉,表达为“似非人间境, 又近红尘路”。紧接着,“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则是诗人进一步探索自然之美的行动,似乎进入了一个更为深邃的空间。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情怀,即便在孤独中也能从沧浪的流水声中获得乐趣。最后,“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则是诗人对这份清洁自然之美的向往,希望自己的心灵也能被洗涤得如此澄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向往,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净化与满足。
不详
生卒年里贯均未详。曾登进士第,有诗名,与储嗣宗友善。著有《司马先辈集》,《全唐诗》
咫尺不相见,便同天一涯。
何必隔关山,乃言伤别离。
君心与我心,脉脉无由知。
谁堪近别苦,远别犹有期。
少壮彼何人,种花荒苑外。
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
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
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
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
一蕊才占烟,歌声已高会。
自言种花地,终日拥轩盖。
农夫官役时,独与花相对。
那令卖花者,久为生人害。
贵粟不贵花,生人自应泰。
瑶琴夜久弦秋清,楚客一奏湘烟生。
曲中声尽意不尽,月照竹轩红叶明。
故人北游久不回,塞雁南渡声何哀。
相思闻雁更惆怅,却向单于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