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笋(其一)

基构于今政十年,不容山竹暗行鞭。

森然五笋自何出,盛矣文邦相与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佛前笋(其一)》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佛前竹笋的生长景象,展现了竹笋旺盛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首句“基构于今政十年”,以“基构”比喻竹笋的根基,暗示竹笋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终于破土而出,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这里的“今政十年”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寓意时间的漫长与变化。

次句“不容山竹暗行鞭”,形象地描绘了竹笋在生长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如同山中之竹般自在生长,暗喻竹笋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不被外界环境所束缚。

接着,“森然五笋自何出”,“森然”形容竹林茂密,这里用来形容五根竹笋的生长状态,表现出竹笋群聚生长的壮观景象。“自何出”则引人遐想,仿佛竹笋是从大地深处自然孕育而出,充满了神秘与生命力。

最后,“盛矣文邦相与传”,“盛矣”表达了对竹笋旺盛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作为文人雅士推崇的君子之物,象征着高洁、坚韧和节制。此句点明了竹子不仅在自然界中展现其魅力,在文化层面上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赞誉。

整首诗通过对竹笋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蕴含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邹浩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更寄托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佛前笋(其二)

和气潜通无间断,佛光回照有因缘。

恩书不远归期近,已觉斑衣色倍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写黄庭(其一)

来仙阁上道生成,芝满丹田郁郁青。

不为换鹅为物役,焚香閒自写黄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写黄庭(其二)

黄庭窈窈在吾身,洒扫尘氛集万神。

但自精诚如一日,莫愁金阙不高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写黄庭(其三)

高真元是世间人,能密枢机到上清。

天地有终吾不老,环刚犹得度群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