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家林亭

广亭遥对旧娃宫,竹岛萝溪委曲通。

茂苑楼台低槛外,太湖鱼鸟彻池中。

萧疏桂影移茶具,狼籍蘋花上钓筒。

争得共君来此住,便披鹤氅对清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宽广的亭子遥对着古老的娃宫,竹林小岛和藤萝小溪蜿蜒相连。
茂盛的园林楼阁在低矮的栏杆之外,湖中的鱼鸟清晰可见。
稀疏的桂花影子洒在茶具上,散乱的蘋花覆盖着钓鱼的钓筒。
我多么希望能和你一同在此居住,披着鹤毛制成的袍子,享受清风拂面。

注释

广亭:宽广的亭子。
旧娃宫:古老的娃宫。
竹岛:竹林小岛。
萝溪:藤萝小溪。
委曲通:蜿蜒相连。
茂苑:茂盛的园林。
楼台:楼阁。
低槛:低矮的栏杆。
太湖:湖名。
鱼鸟彻池中:湖中的鱼鸟清晰可见。
萧疏:稀疏。
桂影:桂花影子。
茶具:茶具。
狼籍:散乱。
蘋花:蘋花。
钓筒:钓鱼的钓筒。
争得:怎能。
共君:和你一起。
鹤氅:鹤毛制成的袍子。
清风:清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宁静雅致的田园生活景象。诗人通过对广阔庭院、古老宫殿、蜿蜒小溪和茂密苑事的描述,展现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居所。

"竹岛萝溪委曲通"一句,以竹岛为标志,描绘出一片由萝草覆盖的小溪流水蜿蜒曲折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茂苑楼台低槛外,太湖鱼鸟彻池中"则进一步描绘了庭院中的建筑和周围环境,楼台低矮,四周是茂密的苑事,水面上有鱼儿游弋,空中有鸟儿飞翔,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空间。

"萧疏桂影移茶具,狼籍蘋花上钓筒"一句,更深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秋风轻拂之下,桂树的叶子纷飞,桂影随着阳光移动至茶具之上,而野趣盎然的狼籍蘋花间,则挂着钓筒,彰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

最后两句"争得共君来此住,便披鹤氅对清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同在这美丽环境中生活的渴望。"争得"二字流露出一丝迫切之情,而"披鹤氅对清风"则是诗人心境的写照,鹤氅乃道家服饰,此处借用以表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的情感态度。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詶鲁望见迎绿罽次韵

轻裁鸭绿任金刀,不怕西风断野蒿。

詶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

烟披怪石难同逸,竹映仙禽未胜高。

成后料君无别事,只应酣饮咏离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屣步访鲁望不遇

雪晴墟里竹欹斜,蜡屐徐吟到陆家。

荒径埽稀堆柏子,破扉开涩染苔花。

壁闲定欲图双桧,厨静空如饭一麻。

拟受太玄今不遇,可怜遗恨似侯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醉中即席赠润卿博士

适越游吴一散仙,银瓶玉柄两翛然。

茅山顶上携书簏,笠泽心中漾酒船。

桐木布温吟倦后,桃花饭熟醉醒前。

谢安四十馀方起,犹自高闲得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醉中偶作呈鲁望

溪云涧鸟本吾侪,刚为浮名事事乖。

十里寻山为思役,五更看月是情差。

分将吟咏华双鬓,力以壶觞固百骸。

争得草堂归卧去,共君同作太常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