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仗外鲜云敛夕容,跸声遥下紫营东。
迎神秘座摐金密,啜食清坛烈火红。
七萃禁戈攒月冷,万侯朝璧照霜空。
天心帝意通欢豫,并在柴薰缥缈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举行的祭祀活动,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节气氛围的营造,展现了古代帝王祭天的庄严与盛大。开篇“仗外鲜云敛夕容”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壮观的图画:在夕阳的映照下,皇家的仪仗队伍如同鲜明的云朵一般排列着,他们的装扮和举止都显示出一种威严而庄重的“夕容”。紧接着,“跸声遥下紫营东”则通过对跸(皇帝车驾)声音的描写,渲染出了祭祀活动即将开始的紧张气氛。跸声远远传来,象征着皇帝的威严和祭祀的重要性,而“紫营东”则指向了仪仗队伍行进的方向,也暗示了皇家的尊贵。
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更是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祭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迎神秘座摐金密,啜食清坛烈火红”则展示了祭祀的神秘和庄重,神灵被迎请至“秘座”,而祭品则在“清坛”上进行仪式,烈火映照着这一切,使得整个场景显得分外神圣。诗人还通过对“啜食”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祭祀中的一种肃穆与神圣。
“七萃禁戈攒月冷,万侯朝璧照霜空”则是从宏大的视角出发,将祭祀活动置于更为广阔的天地之间。诗中的“七萃禁戈”指的是皇家的禁军,他们手持戈(古代长柄兵器)排列成行,营造出一种森严和冷峻的氛围。而“万侯朝璧照霜空”则描绘了无数朝臣在寒冷的清晨向着皇帝所佩戴的玉璧表示敬意,他们的影子投射在霜冻的天空之下,显示出一种对君主权威的无限崇拜和服从。
最后,“天心帝意通欢豫, 并在柴薰缥缈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祭祀能够沟通天道、体现皇帝意志的深信。这一句通过“天心帝意”的对仗,以及“通欢豫”的描述,传递出一种和谐与喜悦的情感。而“并在柴薰缥缈中”则是指祭祀过程中的点燃香料,这些香气缭绕的细节进一步加深了整个场景的神圣感和仪式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皇家祭祀活动的精致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天地秩序、君权神圣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认识。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寂寥春蘤尽,岑蔚夏阴稠。
舌反禽稀弄,头昂麦并秋。
直宜处台榭,稍欲厌巾㡚。
可待蒲葵直,思从谢傅游。
赐车高挂得长闲,犹寄南宫事下官。
招隐新君无怨鹤,趋朝旧路记翔鸾。
沧浪濯罢垂缨懒,礧磈浇馀著酒宽。
行到昔人知足地,羡君容膝易为安。
炎威不可度,永昼坐南轩。
蚁过閒占雨,蝇来自厌樊。
林披众果熟,池静数荷翻。
早晚鞲鹰习,乘秋击迥原。
媚柯攒仄倚春晖,封植宁同北枳移。
台岭分霞争抱萼,蜀宫裁锦斗缠枝。
不忧轻露蒙时润,正恨炎风猎处危。
把酒凭栏堪并赏,莫容私恨为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