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卅年抛却渔杆,浮生惯欠烟波债。

虚名误我,莼鲈秋味,鸡豚春社。

旌节輶轩,旂常钟鼎,到今都罢。

向沙堤十里,芒鞋布袜,渔樵辈、同闲话。潇洒。

西湖精舍。谢东坡、头衔容借。

玉堂梦断,天教管领,湖山图画。

风月平章,烟云供养,鸥鹭迎迓。

问封侯万里,金章斗大,是何人也。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鉴赏

这首《水龙吟》由清代诗人俞樾所作,通过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历经沧桑的文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首句“卅年抛却渔杆”,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过去的生活状态——一位在江湖中以垂钓为乐的渔翁。然而,“浮生惯欠烟波债”一句,揭示了他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无奈与遗憾,暗示了他可能曾有过追求功名或世俗生活的经历,但最终选择了回归自然,抛却尘世的纷扰。

“虚名误我,莼鲈秋味,鸡豚春社”三句,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过去功名利禄的反思。虚名虽好,却误了他享受自然之美的机会,如秋日里品尝莼菜的鲜美,春日里参与乡间的鸡豚宴席,这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刻,才是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旌节輶轩,旂常钟鼎,到今都罢”四句,描述了主人公从官场退隐后的生活状态。旌旗、车驾、钟鼎等象征权力与地位的物品,如今都已不再拥有,取而代之的是与渔樵同乐的悠闲生活。

“潇洒。西湖精舍。谢东坡、头衔容借”几句,展现了主人公在西湖边的精舍中,过着与宋代文学大家苏轼相似的生活。他借用了东坡的头衔,或许是为了表达对东坡那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玉堂梦断,天教管领,湖山图画”三句,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官场生涯的终结,以及现在能够自由地欣赏和管理湖光山色的美好愿望。他仿佛在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真正的释放,得以与自然和谐共存。

“风月平章,烟云供养,鸥鹭迎迓”几句,描绘了主人公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他与自然界的风月、烟云、鸥鹭和谐相处,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问封侯万里,金章斗大,是何人也”两句,以一个疑问句收尾,似乎在询问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在经历了如此多的人生起伏之后,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这不仅是对自我身份的追问,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官场到自然的转变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对人生、自然、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与领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月边娇.刳橘而空,其中注膏油,燃之红润可爱

人去商山,剩大腹团栾,痴皮混沌。

玉壶濯魄,金刀刮膜,一点酸心都尽。

兰膏乍注,早逗出、玲珑红晕。

珠光密护,仔细趁、骊龙眠稳。

夜深取到兰房,绛帷高卷,碧纱低衬。

佛头光满,仙炉焰小,不怕晓风吹紧。江南旧岸。

早万颗、霜丸寒陨。迢迢永夜,喜金迟烬。

形式: 词牌: 月边娇

夜合花.以橄榄核插烛上燃之,其光四射,若兰花然,颇可观玩

小剔银灯,轻揎翠袖,居然顷刻开花。

冰心暖透,一枝放出仙芽。疏又密,整还斜。

是优昙、结就天葩。不成梅萼,不成莲瓣,随意些些。

回思俊味堪夸。舌本馀甘领略,雅称新茶。

纤纤剩核,还供儿戏喧哗。珠错落,玉了叉。

看灯前、细掣金蛇。浮生泡影,世情阳焰,坐惜年华。

形式: 词牌: 夜合花

探芳信.烘豆

趁秋早。向棚底斜阳,筠篮采到。

讶一弯新绿,眉妩斗娇好。

玉人纤手灯前剥,忙煞麻姑爪。

倩厨娘、翠釜燖来,再安茶灶。红焰一炉小。

更细著晶盐,料量多少。炙透兰心,休遣绿衣老。

拈来不独酒边宜,也是相思料。

看青青、撮向茶瓯更妙。

形式: 词牌: 探芳信

一萼红.风菱

指江乡。有一绳斜界,采采水中央。

鞋角同尖,弓腰比曲,青翠堆满筠筐。

趁秋老、风檐高挂,任儿童、谗口不教尝。

几日西风,销磨玉质,干透琼浆。

看取晶盘盛到,似瘦来家令,老去秋娘。

面目虽皴,腰肢尽细,多少余味包藏。

还自笑、形骸槁木,论风调、与尔最相当。

但博饶甜作相,休惜年光。

形式: 词牌: 一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