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丘于西湖得活鲫鱼三尾见遗余顷在襄城获数尾时欧阳永叔方自乾德移滑台留待其至且有诗后居京师蔡仲谋者亦有以赠乃思襄时所留复有诗于今三得三咏之矣

襄城得圆鲫,留以待吾友。

大梁又得之,始忆终按酒。

今君复持赠,重念滁阳守。

滁阳石濑中,此物岂无有。

三得实嘉遗,我敢自私口。

口且不争甘,事亦难利诱。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我在襄城得到了圆鲫鱼,特意留下来等待我的朋友。
后来在大梁又得到了它,这才想起当初饮酒时的情景。
现在你再次赠送给我,让我想起了滁阳太守的时光。
在滁阳的石濑溪流中,这样的鱼应该不少。
三次得到如此美好的馈赠,我怎敢独自享用。
即使嘴上不贪图它的鲜美,事情也难以被利益所诱惑。

注释

襄城:地名,襄城县。
圆鲫:圆形的鲫鱼,可能指珍贵或稀有的鱼类。
吾友:我的朋友。
大梁:古地名,今河南开封一带。
始忆:开始回忆起。
按酒:饮酒。
滁阳:古地名,今安徽滁州。
守:官员,这里指滁阳太守。
石濑:石头间的急流,形容水边环境。
岂无有:怎么会没有呢。
嘉遗:美好的馈赠。
自私口:独自享用。
口且:嘴上且。
争甘:争夺甘甜(指鱼的美味)。
事亦:事情也。
利诱:用利益引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他以得到圆鲫鱼为题材,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及了三次得到圆鲫鱼的经历,第一次是在襄城,第二次在大梁,第三次则是现在。每次得到都让诗人想起与朋友的交往,特别是欧阳永叔和蔡仲谋两位好友。

诗人强调这些鱼并非仅为个人享用,而是作为佳肴赠予友人,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无私。他还提到,即使鱼的美味难以抵挡,他也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因为这些鱼背后承载的是深厚的人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对友情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水次藓花

秋雨日霏霏,碧花生叠叠。

水边有神女,妆去遗翠靥。

岸侧小家妇,不知所宜惬。

未得未还人,自将浑面帖。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水次髑髅

不知谁氏子,枯首在沙洲。

肉化乌鸢腹,肢残波浪头。

曾闻南面乐,宁有九原愁。

厚葬不为贵,汉官其登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水轮咏

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者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利才畎浍间,功欲霖雨并。

不学假混沌,亡机抱瓮罂。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王几道罢磁州遗澄泥古瓦二砚

澄泥丛台泥,瓦斲邺宫瓦。

共为几桉用,相与笔墨假。

赋无左思作,书愧右军写。

初从故人来,来自邯郸下。

物因人以重,谬当好事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