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赋筝

故家张乐娱宝,乐中无似秦筝大。

华筵听处,一挥银甲,笙竽幽籁。

四座雄声,满空秋雨,来从天外。

甚翛然思变,白翎清调,惊飞下,金莲塞。

长忆桓伊手语,抚哀弦、醉歌悲慨。

使君元有,不凡风调,平生豪迈。

绿酒毹堂,为予翻作,八鸾□海。

道更张正赖,新声陶写,继中书拜。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从前的人们在家里演奏音乐以庆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秦筝的宏大声音。
在华丽的宴席上,琴瑟齐鸣,乐声悠扬如深谷回响。
四周响起雄壮的歌声,仿佛秋雨洒落,从天边而来。
突然间,筝音转变,如白羽轻拂,清脆悦耳,如同金莲塞的乐声一般震撼。
常常想起桓伊的手势,他弹奏哀伤的曲调,边唱边感慨。
这里的使君本就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一生豪放不羁。
在绿色的酒席上,他为我演奏,那音乐如八鸾齐鸣,浩渺无垠。
音乐之道的革新正需要这样的力量,新的旋律得以传承,就像中书省的官员一样重要。

注释

故家:旧时的家族。
秦筝: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华筵:豪华的宴会。
银甲:指弹奏乐器的指套。
笙竽幽籁:笙和竽的和谐乐音。
雄声:雄壮的歌声。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金莲塞:形容音乐高亢激昂。
桓伊:东晋名士,善音乐。
豪迈:气魄宏大,行为豪爽。
八鸾:神话中的神鸟,此处形容音乐繁复而美妙。
道更张:改革或革新道路。
新声:新颖的音乐。
中书拜:中书省官员的职位。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水龙吟·赋筝》描绘了一幅华丽而富有音乐情感的画面。开篇以故家盛大的宴会为背景,强调秦筝的巨大魅力,其音色如同天外来客,带来震撼人心的雄浑之声和如秋雨般悠扬的旋律。筝曲中的“白翎清调”令人仿佛看见白翎鸟因感动而飞下,落在金莲花般的乐器上,增添了神秘与高雅的气息。

接着,诗人回忆起古代名手桓伊的精湛技艺,他的琴声悲壮感人,与使君的不凡风度和豪迈气概相得益彰。在绿酒欢宴的场景中,筝声被演奏得如同海上的八鸾齐鸣,展现了音乐的丰富层次和深远意境。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筝乐艺术更新革新的期待,认为正需要像中书官员那样,通过新的音乐创作来传承和发扬这种艺术。整首词以筝乐为媒介,抒发了对音乐艺术的赞美和对历史传承的感慨,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

汾流浥余润,霜菊满秋香。

酿成一堂和气,来荐老人觞。

七十人生稀有,况复年逾八十,饮啖日康强。

肮脏欲谁与,赵壹倚门旁。颊浮丹,瞳点漆,鬓如霜。

平生阴有神相,特为表刚肠。

世事语来无味,只有读书一念,老矣不能忘。

九老更添一,图画见高堂。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水调歌头

一峰华不注,东望雨冥冥。

黄云画角,回首客舍又幽并。

喜按西来佳耗,闻道东山未老,双鬓为谁青。

经济有公论,且莫叹飘零。杏花吟,山色句,尽称停。

平生风味不浅,聊尔写襟灵。

步冷东垣秋水,坐对汾亭夜月,两地若为情。

合作碧箫曲,留待醉时听。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为仲方东园赋

野饮不称意,归促紫游缰。

谁知草堂深处,清赏兴尤长。

梦里佳人锦瑟,眼底瓦盆浊酒,衣袖醉淋浪。

歌罢竹轩晚,风细月波凉。为东园,梅与竹,足清香。

不须更栽桃李,花底驻春光。

人道漆园家世,王谢风流未远,培取桂枝芳。

读书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水调歌头.次前韵

纫兰缀芳佩,远驾振灵修。

王城似海无际,泛若一轻舟。

谁着朱衣白简,老坐凝床十日,双鹘漫横秋。

落日壮心在,不负鬼神幽。笑咿嚘,惊肮脏,竟何求。

丈夫出处义在,不用计行留。

万事味来嚼蜡,只有济时一念,未肯死前休。

驱马出东郭,聊以散吾忧。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