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纱·夜》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幽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淡月回廊几处湾”,开篇即以淡雅的月色勾勒出回廊曲折的轮廓,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花阴潜入候双镮”,接着描述了花影在月光下悄悄移动,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期待。“残灯明灭未曾还”,残余的灯火时明时暗,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无果,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落绣正窥金约腕,罢妆犹系玉连环”,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女子的动作与装扮,绣花的图案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精致,她正在观察自己的手腕,可能是在回忆或思考着什么;罢妆后,她依然系着玉制的连环,这些细节展现了女子的细腻情感和对过去的留恋。“一重屈戌隔蓬山”,最后以“屈戌”(门环)象征着距离与阻隔,表达了即使在如此近的距离内,也仿佛隔着一层无法逾越的障碍,寓意着情感上的隔阂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手法,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