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村落

柴门傍岸。白板双桥连曲断。水涨花溪。

一夜东风没钓矶。渔童叉髻。待攀细柳穿双鲤。

细柳条条。拖得黄鹂拂板桥。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村落》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景象。开篇“柴门傍岸。白板双桥连曲断。”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村落的入口,一扇朴素的柴门紧邻着岸边,两座白色的木桥相连,将视线引向远方蜿蜒的小径。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村落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其与外界的连接。

“水涨花溪。一夜东风没钓矶。”随着季节的变化,溪水上涨,春风吹过,似乎连钓鱼的石矶都被淹没在了这盎然的春意之中。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也暗含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

接着,“渔童叉髻。待攀细柳穿双鲤。”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小渔童,他梳着发髻,正准备攀上细长的柳树,或许是为了捕捉鱼儿。这一细节充满了童趣和生活气息,让人仿佛能听到孩童的欢笑声,感受到他们对自然的好奇与亲近。

最后,“细柳条条。拖得黄鹂拂板桥。”细长的柳条垂下,轻拂过板桥,一只黄鹂鸟在其中穿梭,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和谐。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通过黄鹂的鸣叫,为整个画面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片段,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的交织,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乡村画卷。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生拚

怪郎昨夜欺奴甚。生拚独就红蕤枕。脉脉转银河。

郎将妾奈何。心肠毕竟软。渐褪罗襦半。

不觉响流苏。双鬟睡去无。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舟次集唐

一樽酒尽青山暮。雨昏青草湖边过。沙浅浪痕交。

云帆碍浦桥。潮平两岸阔。古木疑撑月。

何事与心违。潇湘人未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代伊

阿娘碎语绵如絮。檀郎只好心头贮。音信日来稀。

思伊转恨伊。此情频欲寄。又恐伤郎意。

斟酌数行书。言欢字字虚。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卜算子.雪江晴月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

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

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