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谷山

奉令事设险,兹山再经历。

岁暮阴云昏,雪后杉桂碧。

修篁亚路低,老木参天直。

下瞰穹谷中,众树纷若戟。

或为龙蛇斗,或作熊虎踯。

阴崖不受春,冬带轮囷色。

古苔如绿毛,因依露犹滴。

阴风忽动谷,众籁久方寂。

傥非神物居,定有龙蛇宅。

山阴魏家平,百丈峙绝壁。

战楼摩云霄,武帐侵斗极。

钩援谅无庸,梯冲当弃绝。

虽无墨翟守,天险岂所敌。

揽胜心以愉,经险情屡惕。

抚事既靡愆,微驱谅安惜。

何当四海晏,诛茅此投迹。

诗成无与言,搔首三叹息。

形式: 古风

翻译

遵命来布置险要,这座山我已两度走过。
年终阴云密布,雪后松杉桂树翠绿。
路边修竹低垂,老树直插云天。
向下俯瞰深谷,众多树木如戟丛生。
有的像龙蛇争斗,有的像熊虎漫步。
背阴的崖壁不接受春天,冬季仍保留着曲折的色彩。
古老的苔藓如绿色绒毛,依附其上露珠犹在滴落。
山谷阴风突起,各种声音一时寂静。
若非神灵栖息,必有龙蛇藏身于此。
山北魏家平地,百丈峭壁直立。
战楼高入云霄,武帐逼近北斗星。
钩索攀援不再需要,梯冲等攻城工具应废弃。
即使没有墨翟般的守卫,这天然险阻也难以抵挡。
欣赏美景心情愉快,面对艰险内心警惕。
处理事务无过失,即使微小的行动也值得珍惜。
何时天下太平,我愿在此隐居。
诗写完无人可述,只能独自摇头叹息。

注释

奉令:遵命。
事设险:布置险要任务。
兹山:这座山。
阴云昏:阴沉的云层。
杉桂碧:松杉桂树翠绿。
修篁亚路:路边修长的竹子。
老木参天:老树直入云霄。
穹谷:深邃的山谷。
纷若戟:如兵器般密集。
阴崖:背阴的崖壁。
轮囷色:曲折的色彩。
古苔:古老的苔藓。
籁:自然界的声音。
神物:神灵。
魏家平:魏家平地。
战楼:防御工事。
武帐:军事帐幕。
钩援:攀援工具。
梯冲:攻城器械。
墨翟:古代著名思想家,此处代指守卫者。
诛茅:隐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深山中的体验和感受。诗人奉命踏勘险境,重返兹山的崎岖之地。在岁末的阴云密布、雪后杉桂显得格外碧绿的环境中,诗人观察到修篁的路途低矮,而老树则挺拔直指苍天。从高处俯瞰下去,看到谷底众多的树木如戟一般排列,或许是龙蛇争斗的幻化,或是熊虎跃动的姿态。山阴不受春色,冬日带着轮囷的颜色,而古老的苔藓犹如绿色的细毛,因依露水而滴答。

诗人感受到谷中的阴风忽起,众籁久寂,然后又归于静默。若非神异之物居住,此地定有龙蛇作宅。在山阴中,有魏家平的百丈峙绝壁,战楼高耸摩挲云霄,武帐逼近斗极。钩援无用,梯冲则当弃绝,尽管没有墨翟守护,但天险自是无敌。

诗人心中揽胜而愉悦,但经历险境时的情感却是屡次忧惕。抚慰身事,既已懈怠愆误,对微小的安稳也感到惋惜。何时能够看到四海平晏,一切战乱尽去,此时我将投身于此山中。诗成之后,诗人没有与人分享,只是搔首三叹息,表达了内心的无限感慨和对世事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吊和靖故居

颓垣已芜漫,人事日萧寂。

赖近青莲宫,残僧识遗迹。

傍连岚岭秀,面对湖光溢。

惟应此如昨,万变非畴日。

悠悠夏已深,故沼荷初积。

振古尽如斯,徒然怅今昔。

形式: 古风

夷陵

吴蜀相持地,江山真险固。

昔闻焚夷陵,今兹但遗堵。

山远欲连天,江宽疑浸树。

左顾渚宫涂,右眺襄阳路。

野迥无居人,荒村但豺虎。

依依念乡井,怆怆悲坟墓。

月淡江风寒,云深楚山暮。

伫立小踟蹰,苍苍归鸟去。

形式: 古风

尘外堂

因依置屋偏,旧是栖鹄地。

杂花挟径深,竹树交柯际。

古人谋适野,放浪聊自肆。

谁识郡斋边,斯堂眇尘世。

形式: 古风

早行

平湖望不极,天垂作周遭。

今朝春风暴,涟漪生微涛。

高杨明远村,黄花点青皋。

可验去人远,乌鸢低作巢。

老年无戏事,即此当游遨。

浮舟不知远,但觉白日高。

烟中何处寺,孤塔冠山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