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名为《哭杨吏部通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通过对逝者的哀悼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脆弱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白首除郎已晚哉,民间桑柘手亲栽。”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的景象,其家中桑树和柘树已经被亲手种植多时,可见其岁月已久。通过这样的细节,诗人渲染了逝者的晚年景况,同时也映射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
“盖棺只著深衣去,行李空担语录回。” 这两句则是对逝者离世后的场景进行描写。棺木覆盖着逝者,其身穿着厚重的衣物象征其离开人间时的孤独与寂静。而“行李空担”则是比喻生命旅程的空无一物,尽管逝者可能曾经有过许多希望和计划,但最终都随风而去,只留下一些文字记录。
“主祭遗孤犹未冠,著书残藁漫成堆。” 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逝者生前可能是一位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其子孙尚未成年,还在需要祭祀的年龄,但却已不幸失去了父亲。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情感。
“可怜薄命飘蓬客,虚事江西莫府来。” 这两句则是对逝者生平的一种概括。逝者被比喻为飘泊的蓬草,象征其生命的轻浮与无常。而“虚事江西莫府来”则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逝者生前所追求的功名利禄等世俗成就的虚幻和无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它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怀念,更是一种对于生命、时间与世事的深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