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僵卧茅檐下,怡然八十春。
竟无衾覆首,惟有钟随身。
赙吊稀来客,封崇托外亲。
自言坟出贵,后必产奇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困老人的境况,他躺在草垫上,已经八十岁高龄,却连盖头的被子都没有,只有钟声伴随着他。诗人通过这位老人之口,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即认为自己出身低微,但预言将来必定会有杰出的人物产生。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固化,也流露出了对未来某种美好期待的情感。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悲凉境遇的描写和对命运无常的深刻洞察,语言简洁而蕴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同情和关注。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去岁冲寒赴辟时,感君骑马远追随。
一春不得梅花信,万里空题薤露诗。
小简佩壶邀士友,大铛煮粥活流移。
平生二事尤堪记,应有名公与撰碑。
方讶书来少,殊乡讣忽闻。
素帏无祭主,破笥散遗文。
已闭三间屋,谁封四尺坟。
旧曾传业者,南北各离群。
弟子成名众,先生独命穷。
广场双鬓秃,陋巷一瓢空。
鸡馔为亲设,牛衣与妇同。
嗟乎犹啬寿,神理竟难通。
史著陶潜卒,何妨爵秩卑。
竟无乞米帖,止有采薇诗。
旧友谁为诔,新阡尚欠碑。
中年哭同志,孤立可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