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猷讲主赴李明府姜山之招

贯花签帙压车辕,惟子穷探到本源。

听法鬼神环麈尾,质疑英俊集龙门。

孤舟此日轻为别,尺素何时远见存。

坐想文殊对摩诘,高谈无碍九河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满载着花签的书卷压在车辕上,只有你深入探究事物的根本。
听讲佛法时,连鬼神都围绕着麈尾,才俊们聚集在一起讨论疑难问题。
今天,我们孤舟分别,不知何时能收到你的信件。
我独自坐着想象你和文殊菩萨般的智者摩诘交谈,你们的高谈阔论如同河水滔滔不绝。

注释

贯花签帙:装满花签的书籍。
压车辕:堆放在车辕上。
穷探:深入探究。
本源:事物的根本。
听法:听讲佛法。
鬼神环麈尾:鬼神围绕着麈尾(古人讲经时用的道具)。
英俊:才俊。
龙门:比喻学问或人才的聚集地。
孤舟:孤独的小船。
尺素:古代指书信。
远见存:远方的来信。
文殊:佛教中的智慧菩萨。
摩诘:唐代诗人王维的字,此处象征智者。
高谈无碍:畅所欲言,毫无阻碍。
九河翻:形容话语滔滔不绝,像河水翻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送猷讲主赴李明府姜山之招》。诗中表达了对讲主(可能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僧人或学者)即将前往姜山拜访李明府的送别之情。首句“贯花签帙压车辕”描绘了讲主车载书籍众多,学问深厚,显示出其学识的丰富和受人尊敬。次句“惟子穷探到本源”赞扬讲主深入探究学问的本质,追求真理。

第三句“听法鬼神环麈尾”形象地写出讲主讲解佛法时的威严与吸引听众,连鬼神也为之环绕。第四句“质疑英俊集龙门”则形容才华出众的人才聚集在他周围,如同龙门才子汇聚一堂。

“孤舟此日轻为别”表达出诗人对讲主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尺素何时远见存”则寄寓着对书信往来、友谊长存的期盼。最后两句“坐想文殊对摩诘,高谈无碍九河翻”以佛教中的两位高僧——文殊菩萨和摩诘菩萨来比喻讲主的智慧,他的话语如江河滔滔,流畅而深邃。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讲主的学识、人格魅力和影响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术交流的向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送霍监丞出守盱眙

淮浦鳞鳞浸碧天,即今谁料作穷边。

空闻瓯脱嘶胡马,不见浮屠插霁烟。

亭障久安无檄到,杯觞频举有诗传。

长城万里英雄事,应笑穷儒饱昼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适闽

春残犹看少城花,雪里来尝北苑茶。

未恨光阴疾驹隙,但惊世界等河沙。

功名塞外心空壮,诗酒樽前发已华。

官柳弄黄梅放白,不堪倦马又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逃暑小饮熟睡至暮二首(其二)

槐影桐阴欲满廊,纶巾羽扇自生凉。

新篘玉瀣陈双榼,平展风漪可一床。

驰骑远分丹荔到,大盆寒浸碧瓜香。

湖边谁谓幽居陋,也爱迢迢夏日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逆旅书壁二首(其二)

骑驴万里行,岁一过秦城。

下杜贳春酒,新丰闻晓莺。

绿槐新巷陌,白骨几公卿。

欲觅曲江水,连云禾黍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