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趋杭夜泊湖口》由明代诗人张琦(君玉)所作,以夜泊湖口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旅途夜色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首句“诗骨峥嵘肯独眠”,以“诗骨”比喻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在孤独的夜晚也不愿独自安眠,暗示诗人内心充满创作的热情与灵感。接着,“不禁湖雨乱喧船”描绘了夜晚湖面上的雨点如鼓点般敲击着船只,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动荡的氛围。
“山低水影疑无地,海远鸡声若在天”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山与水、海与天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山影在水中显得低矮,仿佛大地被水淹没;远处的海上传来鸡鸣,却似在天空中回响,展现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
“残夜断云迎缺月,昔年荒径入新烟”则进一步描绘了夜色中的景象,残余的夜色中,断断续续的云朵迎接即将升起的缺月,而往昔荒凉的小径如今已笼罩在新的烟雾之中,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
最后,“探囊手测金深浅,不彀扬州买鹤钱”以一个生动的比喻收尾,诗人伸手探囊,试图测量囊中金银的深浅,但却发现这些财富不足以在扬州购买一只鹤,表达了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探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