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九龙滩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神秘。首句“惊魂方未定”,暗示了诗人初见九龙滩时的震撼与敬畏之情,随后“忽又度香龙”则以轻盈之笔过渡到对九龙滩独特景致的描述。
接下来的“水势来天上,舟行自石中”,运用对比手法,将水势的磅礴与舟行的自在巧妙结合,既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宏伟,也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与灵动。通过“孤亭云出暗,绝壁鸟飞通”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九龙滩的幽深与神秘,孤亭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绝壁之上,鸟儿自由飞翔,构成了一幅动与静、虚与实交织的画面。
最后,“谁说蚕丛险,登临此不穷”表达了诗人对九龙滩险峻之地的独特见解,认为即便是如此险要之地,也能带给人们无尽的探索与欣赏的乐趣。整首诗通过对九龙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