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其三)

醉魂初醒。强起寻芳径。

一似楚云归,诮没个、鳞书羽信。

疏狂踪迹,虚度可怜春,阴还闷。晴还困。

赢得无端病。菱花宝镜。拆破双鸾影。

别袖忍频看,生怕见、啼红醉粉。

而今憔悴,瘦立对东风,红成阵,绿成阴,况是春将尽。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酒醉后的灵魂刚刚清醒,勉强起身寻找芬芳的小路。
就像楚地的云彩归来,却没有期待中的鱼雁传书。
我放纵不羁的生活,虚度了宝贵的春天时光,无论阴天还是晴天都感到疲惫。
这导致了无端的疾病。对着镜子,看到镜子中的双鸾图案被拆散,心痛无比。
我不忍再看那离别的衣袖,害怕见到泪痕和醉颜。
如今我形容憔悴,独自站在春风中,看着花瓣如红雨飘落,绿叶成荫,春天即将逝去。

注释

醉魂:酒醉后的灵魂。
寻芳径:寻找芬芳的小路。
楚云:比喻远方的人或事。
鳞书羽信:古代鱼雁传书,指书信。
疏狂:放纵不羁。
可怜春:宝贵的春天时光。
赢得:导致。
菱花宝镜:精致的镜子,可能有双鸾图案。
啼红醉粉:形容女子的泪痕和醉颜。
憔悴:形容人面容瘦弱,精神疲倦。
瘦立:形容人瘦弱站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游园后酒醒的场景,诗人在清晨时分寻找花径,心情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而起伏。诗中“醉魂初醒”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悠闲自得的情境,而“强起寻芳径”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致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一似楚云归,诮没个、鳞书羽信”几句,通过对古代楚国文化的引用,增添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尊重。这里的“诮没个”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在醉酒后醒来,对于过去行为的自我责备,而“鳞书羽信”则象征着信物或凭证,可能隐喻着某种承诺或者约定。

“疏狂踪迹,虚度可怜春,阴还闷。晴还困。”这几句诗描绘了春日的多变天气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在这里,却因为天气的不稳定而显得有些孤独与哀愁。

“赢得无端病。”这一句,可能是指诗人在游园后饮酒醒来后,对自己无端生出的烦恼或疾病感到无奈。紧接着的“菱花宝镜。拆破双鸾影”则是在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菱花宝镜可能象征着纯洁和清明,而拆破双鸾影,则可能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破坏或失去。

“别袖忍频看,生怕见、啼红醉粉。”这里诗人似乎在回避或者害怕看到什么,这里的“啼红醉粉”可能指的是女性的妆容或者春色的花朵,但诗人的情感却是复杂且微妙的。

最后,“而今憔悴,瘦立对东风,红成阵,绿成阴,况是春将尽。”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对于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即将消失的哀愁。面对东风,诗人的身影显得单薄,他似乎在感慨着春天即将过去,而红绿相间的景致也无法长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传统文化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152)

石孝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 字:次仲
  • 籍贯:江西南昌
  • 生卒年:1166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其二)

小花静院。有个人人现。

缥缈更娉婷,算不数、歌朋舞伴。

鸣珂曲里,常记偶相逢,无语恨,有情愁,绿嫩红妆浅。

别来谁念。人面关山远。

凝睇倚危楼,眼波长、眉峰不展。

一年心事,到此向谁论,书雁杳,梦云深,寂寞江天晚。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一)

莺莺燕燕。摇荡春光懒。

时节近清明,雨初晴、娇云弄暖。

醉红湿翠,春意酿成愁,花似染。草如剪。

已是春强半。小鬟微盼。分付多情管。

痴騃不知愁,想怕晚、贪春未惯。

主人好事,应许玳筵开,歌眉敛。舞腰软。

怎向轻分散。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虞美人(其二)

月娥弄影当窗照。疑是巫山晓。芙蓉帐里睡魂惊。

浅拂轻匀犹恐、已天明。高楼未放梅花弄。

却就鸳衾拥。舞腰纤瘦不禁春。

恣意任郎撩乱、一梳云。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一)

醉寻芳草城头路。底事频凝伫。丽谯直下小层楼。

鸳瓦重重匀砌、几重愁。睡红颦翠春风面。

咫尺无由见。从教笑语落檐楹。

图得香闺依约、认郎声。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