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晚过天平岭》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穿越天平岭的所见所感。首句“数里天平岭”展现了路途之长与山岭的绵延,而“崎岖石路遥”则刻画出山路的险峻和遥远。接下来,“孤云倚绝壁,万笏拥层霄”运用比喻,将孤云比作倚靠在峭壁上的官员,万笏(古代官员上朝手持的象牙板)则象征着层层叠叠的山峰直插云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势的高峻。
“岚阔衣偏薄,寒欺酒易消”两句,通过写天气的寒冷和诗人自身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最后,“肩舆归渐晚,落日在林梢”以日落的画面收尾,既点明时间的推移,也寓含了诗人归程的疲惫和对自然景色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平岭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旅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