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中打睡

永日无一事,何妨白昼眠。

是中有佳处,心形每自便。

六用不能行,根尘都弃捐。

非醉亦非迷,神守得安全。

古人曷诃责,盖欲绳其愆。

粪墙斥宰予,便腹嘲孝先。

我则异于是,一息养绵绵。

魂梦既已无,中扃绝万缘。

不游华胥国,真乐侔乎天。

要学希夷子,且作地行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整天无所事事,白天睡觉也无妨。
其中自有妙处,心灵与身体都自由舒展。
世俗六欲不再束缚,抛开尘世烦恼。
既非沉醉也不是迷失,精神保持清醒和安全。
古人何必责备,只是希望纠正过失。
如粪土般贬低宰予,以肚子笑话孔子的孝道。
我却与此不同,呼吸间滋养生命延续。
梦境消失,内心断绝一切牵绊。
我不去那华胥国,真正的快乐等同于天赐。
我要向希夷子学习,暂且做个地上的仙人。

注释

永日:整天。
何妨:不妨碍。
心形:心灵与身体。
六用:世俗六欲。
根尘:尘世烦恼。
神守:精神保持。
曷:何。
绳:纠正。
粪墙:比喻轻视。
孝先:孔子。
绵绵:延续不断。
中扃:内心。
华胥国:传说中的理想国。
希夷子:指道家隐士。
地行仙:地上的仙人,指超脱尘世的人。

鉴赏

这首宋诗《闲中打睡》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悠闲时光中安然小憩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永日无一事,何妨白昼眠",诗人认为在无所事事的日子里,大白天睡觉也无妨,这正是他心中的宁静与惬意。"是中有佳处,心形每自便",他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心境与身体都得到了放松。

诗人进一步阐述,这种状态下六根清净,不再受外界干扰,"六用不能行,根尘都弃捐",摒弃了欲望和尘世的牵绊。"非醉亦非迷,神守得安全",他的精神状态既非沉醉也不是迷失,而是保持清醒,守护着内心的安宁。

面对古人的责备,诗人并不认同那些过于严厉的规训,他认为那只是试图约束人的过失,如孔子批评宰予贪睡的行为。诗人自比不同,选择以悠然的方式生活,"我则异于是,一息养绵绵",每一口呼吸都滋养着内心的平静。

"魂梦既已无,中扃绝万缘",他的灵魂已经超越梦境,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不游华胥国,真乐侔乎天",他不追求虚幻的仙境,而是享受着与天齐乐的真实宁静。最后,诗人表达了向道家哲人希夷子学习的愿望,做一个如同地行仙般自在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闲适中的睡眠,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闲中真乐

人间富与贵,孰不羡王侯。

静边细一观,何其劳且忧。

去来风中云,出没水上沤。

推迁无定在,秋毫非我谋。

既仕知此理,官衢屡回头。

今也衡门下,卧起得自由。

随流任纵横,飘如不系舟。

触处尽禅悦,俗乐宁可侔。

死生夜旦耳,吾心有天游。

肯学痴狂子,盖棺事始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闲中读易

圣人阐性命,易书所自作。

要令末世士,悟取先天学。

俗儒何纷纷,私意妄穿凿。

或被阴阳拘,或遭象数缚。

执一以为真,盲夫妄扪摸。

我尝皆过眼,去道转辽邈。

粤从探释氏,奥处窥其略。

返照日月久,豁然生妙觉。

八卦未画初,玄门启关钥。

向来百家言,尽把束高阁。

形式: 古风

闲看佛书

金仙入汉梦,始闻佛法东。

梁武好尤笃,上下争尊崇。

寻译到李唐,伽蓝栋宇充。

煌煌五千卷,披读未易终。

楞严明根尘,金刚了色空。

圆觉祛禅病,维摩现神通。

四书皆等教,真可发愚蒙。

我常日寓目,清晨课其功。

油然会心处,喜乐浩无穷。

寄语看经人,勿堕文字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于子仪观见赠二十韵

壮岁悟修性,磨砻谢圭角。

堕身尘网中,意气翔寥廓。

动遭白眼观,罕识黄金诺。

圣贤皆吾心,所读真糟粕。

妙处谁与语,此道今萧索。

西施及嫫母,本身非美恶。

掩关学宴坐,浩气合冲漠。

身世鸿毛轻,利名蝉翼薄。

兀兀寡知音,头童齿将豁。

向未得良友,杯酒屡同酌。

见我辄倾倒,清音听明铎。

马队骧天骥,鸡群昂野鹤。

新诗续风骚,久矣无此作。

词锋敏而锐,百献敢一酢。

愿君偃戈矛,使我坚城郭。

中虚道自来,大信本不约。

养兹百鍊金,劫火难销铄。

心法两俱忘,无解亦无缚。

参乎一以贯,回也不改乐。

富贵何足云,侯门空赭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