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其八)

物象朝高殿,簪裾溢上京。

春当九衢好,天向万方明。

乐报箫韶发,杯看沆瀣生。

芙蓉丹阙暖,杨柳玉楼晴。

阊阖开中禁,衣裳俨太清。

南山同圣寿,长对凤皇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景象映照在高大的宫殿,官员们的服饰在京都繁多。
春天恰逢京都繁华街道的美好时节,天空普照四方光明。
音乐演奏着和谐的《箫韶》,酒杯中仿佛升起仙露琼浆。
芙蓉花开在红色宫阙,杨柳青青装饰着玉楼,天气晴朗。
皇宫正门敞开,官员们衣冠楚楚,如同仙境般清雅。
南山与皇帝的寿辰同庆,长久面对凤凰城的辉煌景象。

注释

物象:景象。
朝:面向。
高殿:高大宫殿。
簪裾:官员服饰。
溢:众多。
上京:京都。
九衢:繁华街道。
好:美好。
天向:天空普照。
万方:四方。
乐报:音乐奏响。
箫韶:古代宫廷音乐。
杯看:酒杯中仿佛。
沆瀣:仙露琼浆。
芙蓉:芙蓉花。
丹阙:红色宫阙。
杨柳:柳树。
玉楼:华丽的楼阁。
晴:晴朗。
阊阖:皇宫正门。
中禁:皇宫内部。
俨:整齐。
太清:极高的境界。
南山:南山(代指皇帝)。
圣寿:皇帝的寿辰。
凤皇城:凤凰城(代指皇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表达了对君王圣寿无疆的祝福之情。开篇“物象朝高殿,簪裾溢上京”两句,通过物象向高大殿汇聚,衣饰流溢到京城,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春当九衢好,天向万方明”进一步强调了春日之美与普照四方的光辉。

“乐报箫韶发,杯看沆瀣生”写出了欢乐的音乐和盛宴中的美酒佳肴,让人感受到一种喜悦和繁华。紧接着,“芙蓉丹阙暖,杨柳玉楼晴”则描绘了春日里花开得温暖而明媚,柳絮轻拂的清新景致。

“阊阖开中禁,衣裳俨太清”一句,通过对宫禁门户的形容和穿戴整洁的服饰,表现了朝廷内外的一派繁华与庄重。最后,“南山同圣寿,长对凤皇城”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君王共享长寿,同时也暗示了对帝都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采用七言绝句形式,每句押韵,语言精练而富有意象。通过生动的春日描写和对圣寿的祝愿,展示了作者在唐代社会背景下的忠君思想,以及其文学上的造诣。

收录诗词(159)

杨巨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字:景山
  •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 生卒年:789

相关古诗词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其九)

日上苍龙阙,香含紫禁林。

晴光五云叠,春色九重深。

赏叶元和德,文垂雅颂音。

景云随御辇,颢气在宸襟。

永保无疆寿,长怀不战心。

圣朝多庆赐,琼树粉墙阴。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其十)

化洽生成遂,功宣动植知。

瑞凝三秀草,春入万年枝。

凤掖嘉言进,鸳行喜气随。

仗临丹地近,衣对碧山垂。

渥泽方柔远,聪明本听卑。

愿同东观士,长对汉威仪。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杜郎中使君赴虔州

迢遰南康路,清辉得使君。

虎符秋领俗,鹓署早辞群。

地远仍连戍,城严本带军。

傍江低槛月,当岭满窗云。

境胜闾阎间,天清水陆分。

和诗将惠政,颂述九衢闻。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

笑向东来客,看花枉在前。

始知清夏月,更胜艳阳天。

露湿呈妆污,风吹畏火燃。

葱茏和叶盛,烂熳压枝鲜。

红彩当铃阁,清香到玉筵。

蝶栖惊曙色,莺语滞晴烟。

得地殊堪赏,过时倍觉妍。

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