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郎中使君赴虔州

迢遰南康路,清辉得使君。

虎符秋领俗,鹓署早辞群。

地远仍连戍,城严本带军。

傍江低槛月,当岭满窗云。

境胜闾阎间,天清水陆分。

和诗将惠政,颂述九衢闻。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翻译

遥远的南康路上,清辉中显现出地方长官的身影。
像老虎符一样威严,他在秋季引领当地风俗,早早离开了群僚。
这里地理位置偏远,但仍与边防相连,城池戒备森严,原是军队驻扎之地。
江边的低矮栏杆下,映照着明亮的月光,山岭上云雾缭绕,充满诗意。
这里的环境优美,超越了寻常街巷,水陆分明,景色宜人。
他以仁政治理地方,百姓的赞美之声在大道上传扬开来。

注释

迢遰:遥远。
南康路:南康路。
清辉:明亮的月光。
使君:地方长官。
虎符:象征权力的符节。
秋领:秋季引领。
俗:风俗。
鹓署:高级官员的官署。
早辞群:早早离开同事。
地远:地理位置偏远。
连戍:相连的边防。
城严:城池戒备森严。
带军:原为军队驻扎。
傍江:靠近江边。
低槛:低矮栏杆。
满窗云:满窗的云雾。
境胜:环境优美。
闾阎:街巷。
水陆分:水陆景观分明。
惠政:仁政。
颂述:赞美。
九衢:大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巨源所作,名为《送杜郎中使君赴虔州》。诗中描绘了送别之情和旅途之景,语言优美,意境辽阔。

"迢遰南康路,清辉得使君。" 这两句写出了朋友相送的场景,南康路漫长,阳光明媚,将要离别的使君受到了友人的殷切关照。

"虎符秋领俗,鹓署早辞群。" 虎符是古代军队中用的信物,这里用来比喻使君手持权力,秋天即将到来,意味着季节的更迭和使君职务的重要性;而“鹓署”则指古代官府中的鸟笼,比喻朝廷,早辞群表达了使君即将离开群体,开始新的旅程。

"地远仍连戍,城严本带军。" 这两句描写了边疆的险峻和防守的森严,尽管距离遥远,但仍然与边关相连,而城市的守卫更是紧密有力,体现出使君肩负的责任重大。

"傍江低槛月,当岭满窗云。" 这两句则转入景色描写,傍江指的是沿江而立的建筑物,低槛月可能暗示了夜晚的静谧和送别之情;当岭满窗云,则是山势绵密,云雾缭绕在窗前,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境胜闾阎间,天清水陆分。" 境界之胜,是指美好的边疆风光;闾阎,则是古代官府的门楼,这里用来象征地方政权的所在地;天清则表现了天气晴朗的景象;而水陆分,可能暗示着使君即将跨越不同的地域。

"和诗将惠政,颂述九衢闻。"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使君赴任之地能施行仁政的美好祝愿,以及希望其事迹被广泛传颂于九州之间。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和旅途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其未来职责所持的期许。

收录诗词(159)

杨巨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字:景山
  •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 生卒年:789

相关古诗词

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

笑向东来客,看花枉在前。

始知清夏月,更胜艳阳天。

露湿呈妆污,风吹畏火燃。

葱茏和叶盛,烂熳压枝鲜。

红彩当铃阁,清香到玉筵。

蝶栖惊曙色,莺语滞晴烟。

得地殊堪赏,过时倍觉妍。

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赠邻家老将

白首羽林郎,丁年戍朔方。

阴天瞻碛落,秋日渡辽阳。

大漠寒山黑,孤城夜月黄。

十年依蓐食,万里带金疮。

拂雪陈师祭,冲风立教场。

箭飞琼羽合,旗动火云张。

虎翼分营势,鱼鳞拥阵行。

誓心清塞色,斗血杂沙光。

战地晴辉薄,军门晓气长。

寇深争暗袭,关迥勒春防。

身贱竟何诉,天高徒自伤。

功成封宠将,力尽到贫乡。

雀老方悲海,鹰衰却念霜。

空馀孤剑在,开匣一沾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赠侯侍御

步逸辞群迹,机真结远心。

敦诗扬大雅,映古酌高音。

逃祸栖蜗舍,因醒解豸簪。

紫兰秋露湿,黄鹤晚天阴。

旧业馀荒草,寒山出远林。

月明多宿寺,世乱重悲琴。

霄汉时应在,诗书道未沈。

坐期阊阖霁,云暖一开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大堤曲

二八婵娟大堤女,开垆相对依江渚。

待客登楼向水看,邀郎捲幔临花语。

细雨濛濛湿芰荷,巴东商侣挂帆多。

自传芳酒涴红袖,谁调妍妆回翠娥。

珍簟华灯夕阳后,当垆理瑟矜纤手。

月落星微五鼓声,春风摇荡窗前柳。

岁岁逢迎沙岸间,北人多识绿云鬟。

无端嫁与五陵少,离别烟波伤玉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