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真院绝粒偶书,付儿熙之、定之,并呈张苍峰、刘洞斋、刘华甫

西汉有臣龚胜卒,闭口不食十四日。

我今半月忍渴饥,求死不死更无术。

精神常与天往来,不知饮食为何物。

若非功行积未成,便是业债偿未毕。

太清群仙宴会多,凤箫龙笛鸣瑶瑟。

岂无道兄相提携,骑龙直上寥天一。

形式: 古风

翻译

西汉时期有个臣子叫龚胜去世了,他沉默不语,连续十四天不吃不喝。
我现在忍受着半个月的饥饿和口渴,想要寻死却无法如愿。
我的精神常常与天地交流,已经忘记了食物和饮水是什么。
如果不是积累的功德还未圆满,就是前世的业债还未偿还完毕。
在太清仙境中,仙人们常常举行盛大的宴会,凤箫龙笛声中,瑶瑟悠扬。
难道没有同道的仙人来帮助我吗?我想乘龙直飞到那高远的天际。

注释

卒:去世。
闭口不食:沉默不语,拒绝进食。
半月:十五天。
功行:功德行为。
业债:前世的罪业或债务。
太清:道教中的神仙境界。
凤箫龙笛:象征仙乐的乐器。
寥天一:指天空的最高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枋得所作,题为《崇真院绝粒偶书》,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和个人修行的境遇。诗中以西汉臣子龚胜绝食自尽的历史典故开篇,暗示自己当前的困境,半个月忍饥挨饿却未能如愿死去,诗人借此表达出对生命无常和命运安排的无奈。

接下来,诗人通过“精神常与天往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超脱于世俗的饮食需求之上,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他推测自己的生存状态可能是因为功德积累不足或是业障未消,暗示了他对因果报应的理解。

诗中提到“太清群仙宴会多”,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似乎在暗示自己渴望解脱尘世束缚,加入仙人的行列。然而,“岂无道兄相提携”又流露出对同道者的期待,希望能有志同道合的人引领自己走向更高的境地。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骑龙直上寥天一”,表达了对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的向往,以及对超越生死、达到更高精神层次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坚韧的意志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103)

谢枋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 字:君直
  • 号:叠山
  • 籍贯:江西信州弋阳
  • 生卒年:1226~1289年

相关古诗词

竹菊松扇四首(其二)菊

渊明岂但隐逸人,渊明素怀诸葛志。

清香不独占秋天,菊潭一滴三千岁。

形式: 古风

昌蒲歌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

人言昌蒲非一种,上品九节通仙灵。

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

明窗净几有宿契,花林草砌无交情。

夜深不嫌青露重,晨光疑有白云生。

嫩如秦时童女登蓬瀛,手携绿玉杖徐行。

瘦如天台山上圣贤僧,休粮绝粒孤鹤形。

劲如五百义士从田横,英气凛凛磨青冥。

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点瑟天机鸣。

堂前不入红粉意,席上常听诗书声。

怪石筱簜皆充贡,此物舜庙当共登。

神农知已入本草,灵均蔽贤遗骚经。

幽人眈玩发仙兴,方士服饵延修龄。

綵鸾紫凤琪花苑,赤虬玉麟芙蓉城。

上界真人好清净,见此灵苗当大惊。

我欲携之朝太清,瑶草不敢专芳馨。

玉皇一笑留香案,锡与有道者长生。

人閒千花万草尽荣艳,未必敢与此草争高名。

形式: 古风

谢人冬至送凫酒

阳复旦闭关,万物畏坤含。

双凫飞天外,鹜食何贪婪。

儒道又一泰,十年乱愈餤。谁家读书堂,庭阶无清?。

此时谈诗书,莲经提鱼篮。

平生太玄文,知者无一谭。

之子爱野鹜,骥驹舞两骖。

厚颜酒食馔,不猎悬鹁鹌。

寒威甚毒矢,三杯胜七䤴。

烂醉寻梅花,登峰吾尚堪。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谢人惠米线

玉粒百谷王,有功满人寰。

舂磨作琼屑,飞雷落九关。

翕张化瑶线,弦直又可弯。

汤镬海沸腾,玉龙自相攀。

银涛滚雪浪,出没几璇环。

有味胜汤饼,饫歌不愁瘝。

包裹数十里,萤洁无点斑。

兴师远持糒,此物正可颁。

千万一日饱,不贵金数锾。

长安权贵人,五鼎靳笑颜。

玉食过九重,恨无土宇皈。

岂知有琼糜,天雨到市阛。

愿献崆峒帝,马迷龙难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