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哭张隐君》。诗中通过哀悼逝去的友人张隐君,表达了深切的悲痛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先令云亡日”,以“云亡”比喻友人的去世,用“先令”二字强调了这一事件的突然与不可预知性,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下来,“君犹恸哭过”,写出了诗人自己在友人离世后仍难以抑制的悲伤情绪,表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逝者的怀念。
“芝焚方自叹,薤露忽成歌。”这两句运用了典故,以“芝焚”象征友人的去世,表达哀悼之意;“薤露”则指代墓地,暗示友人已归于尘土。诗人感叹友人离去,同时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以歌声寄托哀思,情感复杂而深沉。
“耆旧乡中少,交游梦里多。”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随着岁月流逝,昔日的旧友越来越少,而他们的记忆却在梦中频繁浮现。这既是对逝去友情的惋惜,也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因之动凄楚,肠断更如何。”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因友人离世而引发的深深悲痛和无法言喻的凄楚之情。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伤与不舍。
综上所述,《哭张隐君》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