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三)雪

是雨还堪拾。道非花、又从帘外,受风吹入。

扑落梅梢穿度竹,恐是鲛人诉泣。

积至暮、萤光熠熠。

色映万山迷远近,满空浮、似片应如粒。

忘炼得,我双睫。吟肩耸处飞来急。

故撩人、粘衣噀袖,嫩香堪浥。

细听疑无伊复有,贪看一行一立。

见僧舍、茶烟飘湿。

天女不知维摩事,漫三千、世界缤纷集。

是剪水、谁能及。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雨滴还能捡起,道路并非花朵,却从帘外随风飘入。
落在梅花梢头穿过竹林,像是鲛人在哭泣。
傍晚时分,萤火虫闪烁着微光。
色彩映照在群山中,远处近处都变得模糊,仿佛空中漂浮着一片片或一颗颗的光点。
忘记修炼,我的睫毛上沾满了它们。它们飞快地落在吟唱人的肩头。
故意引人注意,沾湿了衣服和衣袖,那清新的香气令人陶醉。
仔细聆听,似乎时有时无,忍不住多看几眼。
看到僧舍周围,茶烟袅袅,带着湿润。
天上的仙女不懂人间维摩诘的故事,随意聚集在三千世界的繁华中。
剪裁出这样的景象,又有谁能比得过呢?

注释

堪:能够。
帘外:室外,帘子外面。
鲛人:神话中的海中生物,传说能泣珠成泪。
熠熠:形容光亮闪烁。
维摩事:佛教故事,维摩诘是菩萨名,此处可能指禅定或修行之事。
剪水:形容月光或水光如剪裁般清晰。

鉴赏

这首诗名为《贺新郎·其三》是宋代诗人葛长庚的作品,以雪景为题材,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和感受。诗中,诗人将雪花比喻为鲛人的泪水,透过梅花和竹林飘落,营造出一种凄美而神秘的氛围。他细致地描绘了雪光映照山川,如同萤火般闪烁,让人难以分辨远近,仿佛天空中飘洒着无数晶莹的颗粒。诗人感叹自己忘却了修炼,被这美丽的雪景所吸引,甚至在吟咏时,雪花仿佛急促地飞落在肩头。

接着,诗人描述了雪花落在人身上的感觉,那清新的香气令人陶醉,他沉醉于欣赏雪景,以至于忘了时间,只能静静地站立或行走在僧舍旁,看着茶烟与雪花共舞。诗人借天女和维摩诘的故事,表达了对纷繁世界的超然态度,认为即使天女也无法比拟这剪裁般的雪花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景的诗意,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宋词婉约而深沉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其二十二)赋白芍药号为玉盘盂

静看春容瘦。未清明、荼避席,蔷薇出昼。

花里流莺骂桃李,似与东风管句。

怕虚度、兰亭时候。

我也别来天上夕,向年时、感叹湖山旧。

旧日事,君知否。玉皇驾出清都晓。

就御前、三千神女,指麾八九。

化作花神下人世,如把粉团搦就。

又一似、玉盘在手。

莫是蕊珠亲付属,教小心、劝我杯儿酒。

也只得,为陪笑。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十二)

一别蓬莱馆。看桑田成海,又见松枯石烂。

目断虚皇无极处,安得殿头宣唤。

指归路、钧天早晚。

此去罡风三万里,但九霞、渺渺青云远。

望不极,空泪眼。瑶池昔会群仙宴。

此秋来、荻花枫叶,令人凄惋。

满面朱尘那忍见,酒病花愁何限。

知几度、春莺秋雁。

从此飞神腾碧落,向清都、来往应无间。

丹渐熟,骨将换。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十三)

遥想阳明洞。夜深时、猿啼鹤唳,露寒烟重。

家在神霄归未得,十二玉楼无梦。

梦里听、瑶琴三弄。

醉卧长安人不识,晚秋天、此意西风共。

黄金印,吾何用。云衢高策青鸾鞚。

把天书玉篆,留与世人崇奉。

垂手入廛长是醉,醉则从教懵懂。

那些子、凝然不动。

一剑行空神鬼惧,金粟儿、日向丹田种。

把得稳,任放纵。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二十三)怀仙楼

极目飙尘表。醉酣时、楼中起舞,楼前舒啸。

坐见四山烟雾散,是处落花啼鸟。

忽惊下、九天星斗。

双鹤飞来风露爽,一声声、清唳苍松杪。

奈对景,不酾酒。旧家三点蓬莱小。

有琼台双阙,长是香花缭绕。

铁笛夜吹金剑吼,恨此瀛洲路杳。

知几度、琪林春老。

闲倚朱阑思昨梦,对江山、感慨无人晓。

但千里,月华皎。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