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题为《题双贞堂》。诗中以“孀居重见古今悲”开篇,表达了对女性守节的深切同情和感慨。接下来,“一室双贞天下奇”赞扬了守节女子的非凡品质,称其为世间罕见。诗人进一步通过“粹玉精金同姓字,霜松雪竹表心期”两句,将守节女子比作珍贵的玉石和坚韧的松竹,象征着她们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意志。
“高踪合继前贤传,懿范宜为后辈师”则表达了对守节女子行为的敬仰,认为她们的行为值得后世学习和传承。最后,“多少高谈仁义者,几人无愧柏舟辞”一句,借古喻今,批评那些口头上高谈仁义道德,但实际行动中却无法与守节女子相媲美的虚伪之徒,强调了行动与言辞一致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守节女子的赞美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真善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