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怀(其十四)

经秋谁念瘦维摩,酒渴风寒不奈何。

水调曲从邻院度,雷声车是梦中过。

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馀情忏较多。

从此飘蓬十年后,可能重对旧梨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绮怀(其十四)》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首句“经秋谁念瘦维摩”,以“维摩”借指诗人自己,经秋之后,形体消瘦,无人怜惜,流露出孤独与哀伤的情绪。接着“酒渴风寒不奈何”,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风寒露时的无奈与苦楚,酒解不了渴,寒冷难以抵御,生活中的困顿与内心的挣扎交织在一起。

“水调曲从邻院度”,通过听到邻院传来的水调曲,引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感慨。音乐的旋律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了他的思绪。

“雷声车是梦中过”,雷声轰鸣,车辆疾驰而过,仿佛这一切都发生在梦中。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雷声和梦境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暗示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馀情忏较多”,“司勋”、“仆射”均为古代官职,此处借指诗人对美好语言的怀念与珍惜,即使焚烧也无法抹去这些绮丽的话语。同时,“余情忏较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深深眷恋与自责,情感复杂而深刻。

最后两句“从此飘蓬十年后,可能重对旧梨涡”,预示着未来的十年里,诗人将像浮萍一样四处漂泊,但心中仍存希望,或许有一天能再次面对那些曾经的美好记忆,表达出对未来重逢旧情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音乐、梦境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哀愁、回忆与期待,情感细腻,寓意深远,体现了黄景仁诗歌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中秋夜雨

我生万事多屯蹶,眄到将圆便成阙。

今宵满意觞蟾盘,西北浮云早蓬勃。

薄暮雨愁棼散丝,黄昏坐守犹未歇。

请从乐府歌霜娥,肯向愁人鉴华发。

伊谁天柱追嬉遨,有客钟陵去飘忽。

平生浪说神仙中,至此能无愧凡骨。

三年三见雨中秋,蒙被掩关愁兀兀。

反思作客无好怀,便有良宵转埋没。

羁心却与晦冥称,夜气不随丝管发。

况今万里同阴晴,天意何曾间胡越。

寄声云将谢雨师,我心自有明明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初更后有携酒食至者欣然命酌即用前韵

狂喜下阶趋欲蹶,岂意今宵百无阙。

满堂酒气飘氛氲,一缕心烟起蓊勃。

渴羌奋吸老饕嚼,杂沓雨声同不歇。

壶觞匪惠惠及时,快意真无憾毫发。

痴童睡醒惊抹眵,似有神厨运倏忽。

主人定梦羊触蔬,坐客休惊犬争骨。

杖如可化愁高寒,绳便堪梯怖飘兀。

何如痛饮随自然,不共浮云争出没。

五更街鼓惨忽沈,帘隙看天暗光发。

一度愁乡与睡乡,倾来千觞已飞越。

愿借君觞更属君,人生几度阴晴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十六夜有月俄为云掩因怀孙吟秋再叠前韵

纯孤出海奔且蹶,流光欲补前宵阙。

此时大地腾哗声,我欲不狂心勃勃。

穿林一线栖乌翻,下砌三砖语虫歇。

巡栏索句方沈吟,又见织云卷如发。

美人隔帷花隔烟,纵好无如间芒忽。

祇将彩翠输鲜鳞,不借华膏鍊尘骨。

弥留渐觉意僭悽,舍去尚馀心仄兀。

中宵风露凄已寒,达曙星河澹将没。

后时好景还蹉跎,便有清歌讵能发。

遥知故人怊怅同,雁夜迢迢悄难越。

相看咫尺不相亲,眄君如眄云中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十七夜偕张秀才嘉会谈是夜有月三叠前韵

倾囊斗酒谋竭蹶,一任清光满瑶阙。

且烹苦茗谈千秋,撝叱嬴刘诋平勃。

堂深夜寂鬼不窥,放言危论何由歇。

朗吟震屋飘瓦松,散步巡阶破石发。

太息君才竞老苍,吁嗟吾意真悠忽。

谁家长笛声入云,吹裂巴山老猿骨。

顿觉长空净泬寥,不知方寸起突兀。

我曹抚运聊蓬行,若个怀奇久芜没。

即看天上詹诸光,忍待今宵亦终发。

再逢兴会宜招寻,豫恐离乡间秦越。

送君出门复入门,不忍多看是残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