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广惠寺

鸦啼残照下层城,僧舍初寒夜气清。

风乱竹枝垂地影,霜乾桐叶落阶声。

不遑将母伤今日,无以为家笑此生。

都下苦无书信到,数行归雁月边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乌鸦在夕阳余晖中凄鸣,笼罩着低矮的城墙,寺庙里的夜晚带着初秋的清凉。
风吹得竹枝摇曳,投下长长的影子在地上,霜冻使梧桐叶落下,每一声都清晰可闻。
我没有时间去为母亲的离世悲伤,也无法以这样的生活为家而笑。
在这繁华都市,我苦于收不到书信,只有几行归雁在月光下横掠天际。

注释

鸦啼:乌鸦的叫声。
残照:夕阳的余晖。
层城:低矮的城墙。
僧舍:寺庙。
初寒:初秋的凉意。
夜气清:夜晚的空气清新。
风乱:风吹得杂乱。
竹枝:竹子的枝条。
垂地影:长长的影子。
霜乾:被霜冻干。
桐叶:梧桐叶。
落阶声:落叶的声音。
不遑:没有闲暇。
将母:为母亲。
伤今日:悲伤现在。
无以:无法。
为家笑:为家庭欢笑。
都下:都市。
苦无:苦于没有。
书信:来信。
数行:几行。
归雁:南飞的大雁。
月边横:在月边横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宿广惠寺》,描绘了黄昏时分寺庙周围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鸦啼残照下层城”,以鸦鸣和夕阳余晖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气氛,暗示着诗人身处异乡。次句“僧舍初寒夜气清”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夜晚的清凉与寂静,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孤寂。

第三句“风乱竹枝垂地影”,通过描绘竹枝在风中摇曳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含诗人内心的动荡。第四句“霜乾桐叶落阶声”,则以落叶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同时也寓言了诗人生活的飘零和无奈。

第五、六句“不遑将母伤今日,无以为家笑此生”,诗人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忧郁和自嘲。最后一句“都下苦无书信到,数行归雁月边横”,以雁南飞的景象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感叹自己在都市中连书信都难以收到,生活困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其三)

关寒塞雪欲嗣音,燕雁拂天河鲤沉。

百书不如一见面,几日归来两慰心。

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

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张仲谋

好在张公子,清秋应苦吟。

衣穿慈母线,囊罄旅人金。

早晚辞天阙,归来慰陆沈。

黄花一樽酒,期与尔同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怀公寿

好赋梁王在日边,重帘复幕锁神仙。

莫因酒病疏桃李,且把春愁付管弦。

愚智相悬三十里,荣枯同有百馀年。

及身强健且行乐,一笑端须直万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袁守廖献卿

公移猥甚丛生笋,讼牒纷如蜜分窠。

少得曲肱成梦蝶,不堪衙吏报鸣鼍。

已荒里社田园了,可奈春风桃李何。

想见宜春贤太守,无书来问病维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