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二)

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尤物。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

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赋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半面难期,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洞庭春喝得比较晚,洞庭湖的春天也来得晚,旧时相传大概就这样,但确实人间物之绝美者。收拾瑶池的时候,把她从瑶池移到朱栏这边来的,是倾国仙姝。可以透出室外散发阵阵的香味,使黄莺隔帘而语,姑射仙子,玉肌冰骨,洁白如雪,令人神移。月夜下的姿态,怎能不使狄仁杰避让?
酒宴归来,对着寒窗,仿佛记起昨夜乘醉赏花,梅花应该正在开放。犹如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赋高唐一样,久久不能忘怀,不管灯的明亮或者熄灭,如此美好晤面恐难以后再难遇见了,然而多情之人易于伤感,以致为愁而鬓发斑白。犹如听了韩娥的歌声,舜的音乐,萦绕脑际,经久不忘,甚至达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痴迷境地。

注释

洞庭春:又为酒名。
这里也指洞庭的春天。
尤物:旧称绝色女子。
亦指物之绝美者。
瑶池:神话中称西王母所住的地方。
龙香:指龙涎香。
人杰:当指狄仁杰。
高唐:宋玉有《高唐赋》。
难期:难以实现。
星星发:斑白之发。
绕梁声:即馀音绕梁。
极言《韶》乐之美。

鉴赏

这首词描绘的是洞庭湖畔春夜的景象,以及词人与佳人的邂逅和别后之情。"洞庭春晚"四字点明了时间地点,暗示了湖光山色与春意融融的氛围。"人间尤物"赞美了女子的绝世美貌,仿佛是从瑶池仙境降临人间。

接下来,词人通过"透户龙香"和"隔帘莺语"的环境描写,烘托出女子的清雅气质和如雪肌肤,进一步强化了她的动人形象。"月妖真态"则运用了神话色彩,暗示女子的魅力如同月宫仙子般神秘迷人。

酒过之后,词人与她共度良宵,但一夜过后,她却离去,留下梅花独自绽放,象征着她的短暂出现和离去。"赋了高唐犹想像"引用《楚辞·九歌·高唐》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她的深深思念和想象。

"不管孤灯明灭"写出词人彻夜难眠的情景,"半面难期"表达出相见无期的遗憾,而"多情易感"则揭示了词人心中的愁绪。最后,"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以音乐之妙比喻女子歌声的魅力,词人甚至因此忘却了饮食,足见其情感之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美人间遇又别离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佳人的深深眷恋和追忆。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一)和南涧载酒见过雪楼观雪

兔园旧赏,怅遗踪、飞鸟千山都绝。

缟带银杯江上路,惟有南枝香别。

万事新奇,青山一夜,对我头先白。

倚岩千树,玉龙飞上琼阙。

莫惜雾鬓风鬟,试教骑鹤,去约尊前月。

自与诗翁磨冻砚,看扫幽兰新阕。

便拟□□,人间挥汗,留取层冰洁。

此君何事,晚来还易腰折。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一)赋梅花

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

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春消息。

尚馀花品,未忝今古人物。

看取香月堂前,岁寒相对,楚两龚之洁。

自与诗家成一种,不系南昌仙籍。

怕是当年,香山老子,姓白来江国。

谪仙人,字太白,还又名白。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五)西湖和人韵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一)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韵

风狂雨横,是邀勒园林,几多桃李。

待上层楼无气力,尘满栏干谁倚。

就火添衣,移香傍枕,莫卷朱帘起。

元宵过也,春寒犹自如此。

为问几日新晴,鸠鸣屋上,鹊报檐前喜。

揩拭老来诗句眼,要看拍堤春水。

月下凭肩,花边系马,此兴今休矣。

溪南酒贱,光阴只在弹指。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