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甘允从寄海东白纻

海国綀衣雪色明,寄将千里见高情。

著随野鹤浑相称,行近沙鸥亦不惊。

江露满船歌醉起,炉烟携袖忆诗成。

秋风游子偏愁予,谁采芙蓉共晚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答甘允从寄海东白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远方友人所赠之物——海东白纻的赞美与感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联“海国綀衣雪色明,寄将千里见高情”开篇即点明了礼物的来源与寓意,海东白纻如同冬日里的雪花般洁白明亮,千里之外的寄送,不仅展示了深厚的情谊,也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敬意。

颔联“著随野鹤浑相称,行近沙鸥亦不惊”通过“野鹤”与“沙鸥”的形象,进一步描绘了白纻的质朴与和谐之美。无论是与自由飞翔的野鹤相伴,还是接近悠闲的沙鸥,都显得相得益彰,不显突兀,体现了白纻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

颈联“江露满船歌醉起,炉烟携袖忆诗成”则转而描写诗人收到礼物后的内心感受。在江边露水弥漫的船上,伴随着歌声,诗人似乎在醉梦中醒来,炉烟缭绕,仿佛带着回忆与思绪,勾起了创作诗歌的灵感。这一联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与情感的深度交流。

尾联“秋风游子偏愁予,谁采芙蓉共晚晴”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秋风时的愁绪,以及对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渴望。在这句中,“秋风游子”既是诗人自指,也是对远方友人的遥想,而“谁采芙蓉共晚晴”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东白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孙宰金碧山水

昔代香山避暑宫,中天积翠立芙蓉。

云生金水三春柳,露滴银床五粒松。

飞瀑桥长通窈窕,断堤人倦立从容。

旧时行处今看画,烟雨楼台晚更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甲戌四月十七日至临川冲云寺祝圣寿斋罢为赋此诗

郭西寺门双石头,水槛相对林塘幽。

白花过雨落松暝,黄鸟隔溪鸣麦秋。

衰朽虚蒙宣室问,淹迟实爱小山留。

为贪佛日同僧话,满袖天香念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蜀人刘梦良效杨补之掀蓬图

锦屏山下花如锦,却爱清江野水边。

放笔岂能无直干,掀篷方欲斗清妍。

最怜半面敧歌扇,更笑轻身障舞筵。

君看上林千树雪,繁枝何处独娟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答钱翼之

吴郡名书盛有唐,流传风致到钱郎。

闭门三月梨花雨,遍写千林柿叶霜。

客看旧题惊岁月,僧将新句度江乡。

莫愁茅舍淹留久,秋菊春兰各自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