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四月十七日至临川冲云寺祝圣寿斋罢为赋此诗

郭西寺门双石头,水槛相对林塘幽。

白花过雨落松暝,黄鸟隔溪鸣麦秋。

衰朽虚蒙宣室问,淹迟实爱小山留。

为贪佛日同僧话,满袖天香念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寺院景象。首句“郭西寺门双石头,水槛相对林塘幽”以对仗的形式,描绘了寺院门外的景致,双石门与水边的栏杆相对,周围是幽静的树林与池塘,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接着,“白花过雨落松暝,黄鸟隔溪鸣麦秋”两句,通过雨后白花飘落、松林笼罩在暮色中,以及溪那边传来黄鸟在麦秋时节的鸣叫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的生机。这两句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

“衰朽虚蒙宣室问,淹迟实爱小山留”则表达了诗人虽年老体衰但仍渴望得到君王的垂询,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这里的“宣室问”借用了汉代典故,象征着君主对贤才的征召;“小山留”则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暗含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思考。

最后,“为贪佛日同僧话,满袖天香念旧游”两句,点明了诗人之所以来到寺院,是为了与僧侣交谈,享受佛法的教诲,并怀念过去的游历。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也表达了他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法的虔诚,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蜀人刘梦良效杨补之掀蓬图

锦屏山下花如锦,却爱清江野水边。

放笔岂能无直干,掀篷方欲斗清妍。

最怜半面敧歌扇,更笑轻身障舞筵。

君看上林千树雪,繁枝何处独娟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答钱翼之

吴郡名书盛有唐,流传风致到钱郎。

闭门三月梨花雨,遍写千林柿叶霜。

客看旧题惊岁月,僧将新句度江乡。

莫愁茅舍淹留久,秋菊春兰各自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柯敬仲画古木疏篁

不见丹丘四五年,幽篁古木更苍然。

蒹葭霜露风连海,翡翠兰苕月在川。

忆昔画图天上作,每题诗句世间传。

前村深雪谁高卧,亦有晴虹贯夜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李伯宗录诗

老去逢春祇谩吟,敢烦綵笔为追寻。

玉堂天上成尘梦,茅舍山中称野心。

万里云霄归鸟尽,孤村风雨落花深。

文章传世知何用,空使高情慨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