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风吹水涨平湖,屋角残冰亦已无。
投老只图春睡足,可须山鸟强招呼。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宁静愉悦的感受。首句“小风吹水涨平湖”以轻柔的春风拂过水面,湖面波光粼粼,水位逐渐上升,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接着,“屋角残冰亦已无”一句,通过屋角融化的冰雪,进一步表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暗示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后两句“投老只图春睡足,可须山鸟强招呼”,则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在年老之时,只希望享受充足的春日睡眠,享受大自然的宁静,而无需外界的打扰,尤其是那些山间鸣叫的鸟儿。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的闲适心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品味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卧听秦淮呜咽声,起看江月暮潮平。
旧时忆在延真观,玉作芙蕖院院明。
忆昨宣和从武皇,春风省识御袍香。
自从翠盖巡沙漠,无复徵歌出洞房。
西来有客共征途,不恨维舟日日孤。
爱子清明似秋月,当涂见了又芜湖。
楚雨冥冥催入峡,巴云漠漠伴归乡。
只应袖有欧峰录,万里神珠照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