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其十)十月

玉壶银箭稍难倾,釭花夜笑凝幽明。

碎霜斜舞上罗幕,烛龙两行照飞阁。

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体寒,长眉对月斗弯环。

形式: 古风

翻译

玉壶中的银箭难以倾倒,灯花在夜晚闪烁,如同微笑在幽暗中凝固。
碎霜般的雪花斜舞落在罗幕上,烛光如两条龙照亮了飞翔的楼阁。
珠帘后的女子愁绪满怀,难以入眠,金色凤凰刺绣的衣服让她感到寒冷,长长的眉毛对着月亮弯成环状。

注释

玉壶:形容精致的酒壶或水壶。
银箭:比喻时间流逝,这里指夜深时分。
釭花:灯花,蜡烛燃烧后结成的硬块。
幽明:幽暗不明的地方。
碎霜:比喻飘落的雪花。
罗幕:丝织的帷幕,代指室内装饰。
烛龙:神话中的烛火神,此处象征明亮的烛光。
飞阁:高耸的楼阁。
珠帷:用珍珠装饰的帷幔。
金凤:用金线绣制的凤凰图案。
著体寒:贴身感到寒冷。
长眉:修长的眉毛。
斗弯环:弯曲成环状,形容眉毛紧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体现了他鲜明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浓厚的情感,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才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玉壶银箭稍难倾,釭花夜笑凝幽明。"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玉壶"和"银箭"都是古代用来计量时间的器物,这里暗示着时间流逝的艰难,而"釭花"可能指的是月光或夜间的星辉,"凝幽明"则形容了一种深邃而清澈的光芒。整体上这两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碎霜斜舞上罗幕,烛龙两行照飞阁。" 这两句则充满了动态美和视觉冲击。"碎霜"可能是指初冬时节的薄雾或轻纱,而"斜舞"则形容了一种优雅而不经意的姿态,"烛龙"和"照飞阁"则描绘了一个壮丽的夜景,火光与楼阁交相辉映。

"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体寒。" 这两句转而表现出一种哀婉的情感。"珠帷"可能指的是富贵之家中的精美帐幔,而这里却因为思绪难平而不能入睡,"金凤"则是华丽的装饰,或许也是寒冷的象征,这里用以形容衣物带来的寒意。

最后一句 "长眉对月斗弯环。" 则描写了一个女性或诗人本人的神态。"长眉"通常是中国古典美女的标志,而这里则与明亮的月光相对峙,"斗弯环"则形容了一种优雅而坚决的姿势,或许是在思索或表达一种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世界。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其三)三月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

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

光风转蕙百馀里,暖雾驱云扑天地。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

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形式: 古风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其五)五月

雕玉押帘额,轻縠笼虚门。

井汲铅华水,扇织鸳鸯纹。

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

罗袖从徊翔,香汗沾宝粟。

形式: 古风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其六)六月

裁生罗,伐湘竹。

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红镜东方开。

晕如车轮上裴回,啾啾赤帝骑龙来。

形式: 古风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其四)四月

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

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

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沈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