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每过杨子宅,时醉庾公楼。

黄鹄云霄志,白蘋江海流。

读书非世用,种树是吾谋。

自识文章贵,多寻潇洒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偶成》由宋代诗人刘季孙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首联“每过杨子宅,时醉庾公楼”,描绘了诗人日常行经之处,既有对过往人物的怀念,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杨子宅和庾公楼,或许代表了历史上的文人雅士之居,诗人路过此处,不禁心生感慨,仿佛在这些地方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颔联“黄鹄云霄志,白蘋江海流”,运用象征手法,以“黄鹄”比喻高远的理想追求,“云霄”象征广阔无垠的天空,表达了诗人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精神。“白蘋”则与“江海流”相呼应,描绘了一幅江河奔腾、水草飘摇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颈联“读书非世用,种树是吾谋”,转折中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他认为读书虽非直接服务于世俗,但能丰富内心世界;而种树,则是他的实际生活计划,寓含着对稳定、持久生活的追求。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物质与精神双重追求的平衡。

尾联“自识文章贵,多寻潇洒侯”,总结了诗人的自我认知与生活态度。他认识到文章的价值,并且渴望找到那些能够与自己心灵相通、生活洒脱的人为伴。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整体而言,《偶成》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5)

刘季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交游广阔,与王安石、苏轼、米芾,张耒等文人雅士相知,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诗,据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等书所录,编为一卷。《隰州志》称其“以文最称”

  • 字:景文
  • 籍贯: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1033~1092

相关古诗词

送江宁知府林公修撰十韵律

昭代尊儒学,惟公简拔频。

文章分造化,事业在经纶。

天马来夷路,人龙抚要津。

几年刊大典,四海属名臣。

汲引亲疏共,光华出入均。

玄晖赋江练,文畅咏汀蘋。

道契岩廊久,恩隆建邺新。

七朝皆故事,十郡得仁人。

岂晚还西掖,终朝对北辰。

一言调鼎味,膏泽被斯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将至王屋先寄张明府

诗仙假色管天坛,早晚真除碧落官。

境内雨频春亩润,门前山聚晓云寒。

十年不见应题塔,万事休论拟挂冠。

同是清源骚雅客,欲言流涕已汍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将至济源府先寄姜明府

识君风概有三堂,别后频惊鬓有霜。

经耳万端人事近,动心千里客途长。

读书学剑全相误,临水登山独未忘。

路入济源牵赋咏,此行真发鄙夫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郑令狐明府

行当腊候晚,共惜岁阴残。

闻道巴山远,何如蜀路难。

荒林藏积雪,乱石起惊湍。

君有亲人术,应令劳者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