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山二首(其一)

青螺丹鹫结氤氲,振策淩高破夕曛。

千地楼台孤屿出,万家城市两涯分。

峰前夜汲中泠月,渡口晴披北固云。

徙倚江天频送目,烟波愁思转缤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首句“青螺丹鹫结氤氲”运用比喻手法,将金山比作青螺与丹鹫交织的云雾之中,形象地描绘了金山在云雾缭绕中的神秘与美丽。接着,“振策淩高破夕曛”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乘着策杖,攀登金山之巅,冲破夕阳余晖的情景,既表现了登山的艰难,也突出了金山的高峻。

“千地楼台孤屿出,万家城市两涯分”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金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金山之上,楼台林立,仿佛与孤岛相映成趣;而金山之下,则是万家灯火,城市繁华,两相对照,更显金山的静谧与壮观。接下来,“峰前夜汲中泠月,渡口晴披北固云”则进一步描绘了金山的夜晚与清晨景象。夜晚,山峰前的泉水中倒映着清凉的月光;清晨,渡口处披上了北固山的云彩,这样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金山以诗意的氛围。

最后,“徙倚江天频送目,烟波愁思转缤纷”表达了诗人站在金山之上,眺望江天之际,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他频繁地向四周望去,眼中所见的不仅是壮丽的山水,还有对人生、对未来的种种思考与忧虑,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如同烟波一般,色彩斑斓,丰富而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79)

申时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休休居士。明代大臣。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 字:汝默
  • 号:瑶泉
  • 籍贯: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535年-1614年

相关古诗词

游金山二首(其二)

巨鳌曾拥六龙游,今古名区日夜浮。

拔地孤峰淩上界,擎天一柱砥中流。

山腰阁枕鼋鼍窟,海口湖吞雁鹜洲。

四起风波还自定,法轮长巩帝王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北固山

宛转篮舆入翠微,崚嶒孤嶂出烟霏。

江间洲渚萦如带,石上藤萝曳作衣。

树色深依山雾合,钟声遥共白云飞。

金焦对峙成三岛,倘许蓬壶著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游焦山

江天鼓棹入林皋,胜地攀缘兴转豪。

帆影乱飞京口渡,滩声骤激海门涛。

布金法界栖云净,浮玉仙岩架壑高。

石壁留题俱幼迹,摩挲读遍首频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又登天平山

十年五度到天平,灵寿初携赐杖行。

丹壑长留松桧色,白头偏系薜萝情。

盘纡树杪双林出,卓立云端万笏迎。

更向层云攀绝顶,吾将此地学无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