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邓文原所作,名为《题危太朴所藏荥阳郑虔画秋峦横霭图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秋天山峦在烟霭中的壮丽景象。
首句“郑君胸次有江山”,赞美了荥阳郑虔的胸襟如同江山一般广阔,暗示了郑虔不仅在绘画技艺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精神境界上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度。这句诗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宏大的背景,预示着接下来将展示的不仅仅是山水之美,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投射。
接着,“应识区区只一斑”则表达了对郑虔作品的深刻理解。这里的“区区”指的是微小、有限,而“一斑”则是比喻。诗人认为,尽管郑虔的作品只是众多艺术成就中的一小部分,但已经足以展现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这一句既是对郑虔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后世欣赏者的一种期待——能够从有限的作品中窥见无限的艺术世界。
随后,“山色空濛斜日里,郁林遥指碧云间”是全诗最为传神的描绘。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夕阳西下、山色空蒙、郁郁葱葱的树林与远处碧蓝的云彩相接的画面。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对比和空间层次的处理,使得画面既富有立体感又充满诗意。夕阳的余晖给山峦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而远处的郁林则在碧蓝的天空映衬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郑虔画作的描述,不仅赞美了其艺术才华,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邓文原以简练的语言,将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空濛的山色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艺术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