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仙.竹里王芑亭索题槐花吟馆图,用白石体赋之

丁溪烟树。指新翠沈沈,摇漾书户。

曾记五年前,棹扁舟、桃源问渡。

一枝闲借,每小憩、绿天庭宇。销暑。

警乱蝉、几点疏雨。

当时惭云照海,睡醒来、犹闻战鼓。

富贵南柯,待觅封侯能否。让与诗人,醉吟茶语。

自成仙府。帘卷处。斜阳淡衬花谱。

形式: 词牌: 石湖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丁溪烟树",以轻烟笼罩的树木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新翠沈沈,摇漾书户",则写出翠绿的竹林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窗边书写着自然的篇章。

诗人回忆起五年前的一次旅程,乘舟穿越桃花源般的溪流,寻找渡口,那是一段闲适而神秘的经历。"一枝闲借,绿天庭宇",借来一枝槐花,小憩于翠绿的庭院,享受着夏日的清凉,蝉鸣和疏雨增添了宁静的意境。

接着,诗人心境转变,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壮志豪情,"惭云照海"暗示了曾经的壮志,战鼓声似乎仍在耳边回荡。然而,诗人意识到富贵功名如南柯一梦,他开始质疑自己封侯的梦想是否能实现。

在这样的感慨中,诗人选择将这些情感寄托于诗酒之间,与朋友共享,"让与诗人,醉吟茶语",展现出超脱世俗的逍遥态度。最后,画面定格在"帘卷处。斜阳淡衬花谱",夕阳余晖下,花影斑驳,犹如一幅淡雅的画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超然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融合了怀旧、哲思与生活情趣,展现了作者黄燮清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梦横塘.同人集家园郂南水榭消夏,各以诗品为题,余得眠琴绿荫

带风成韵,过雨吹凉,小园浮动春绿。

懒枕游仙,且觅取、诗人闲福。

尘外冰心,梦中瑶佩,一囊寒玉。

渐声闻悟彻,醒倚斜阳,寻秋水、南华读。

吾庐秀色天然,傍清流掩映,多种梧竹。

石翠萝烟,明画出、楚山屏幅。

问谁解、潇湘恨素,欲谱离骚未成曲。

最好无弦,抱来三径,与苍云同宿。

形式: 词牌: 梦横塘

倦寻芳.春日偕铁士湘、渔子健泛高士湖

画桥路转,奁水波明,新涨如许。

破晓东风,吹起荡春情绪。

弱柳搓丝黄似月,丛花叠影红成雾。

倚孤篷,载双柑斗酒,醉寻烟雨。

恰正好、清明才过,一笑青山,齐展眉妩。

拾翠评香,难得俊游闲侣。

燕子人家炊笋饭,鹧鸪村店留茶语。

尽风流,又何须,画船箫鼓。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浪淘沙.江口晚泊

暝色晕中流。帆影初收。断霞鱼尾一绳留。

冷处寻诗谁是伴,几个闲鸥。芳草满江头。

暂系扁舟。垂杨垂柳写离愁。

今夜江南何处梦,月上瓜洲。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摸鱼儿.题琴斋西湖掌书图

荡吟声、画桥前后,扁舟如在银汉。

时艰不遂封侯志,也算拥城南面。聊自遣。

君莫怅、广文官冷投闲散。愁眉暂展。

认几点苍山,几枝疏柳,青到看书眼。

篷窗静,小坐横陈万卷。黄童惭未窥见。

嫏嬛福地留清梦,却趁藕花风便。帘半卷。

更补写、添香小影神仙眷。鸣舷去缓。

正弟子携尊,渔郎问字,相望暮云远。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