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京甫知事有台掾之辟赋诗识别二首(其二)

兰生空谷混荆榛,不碍幽香到处闻。

幕府才流推谢掾,宣州宾客忆崔群。

清怀叠阵三秋月,行橐双溪一片云。

白发书生何以报,惭君出力卫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兰花生长在空旷山谷中,混杂在荆棘丛中,但它的幽香四处飘散。
幕府中的才子们都推崇谢姓的属官,宣州的宾客们怀念崔群这样的朋友。
清雅的情怀如同三秋明月下的连绵阵列,行囊中装着双溪的片片云彩。
白发书生我该如何回报,只感到惭愧,因为您竭尽全力保护了我们的文化。

注释

兰生:兰花生长。
空谷:空旷山谷。
幕府:古代官署。
才流:才子。
谢掾:姓谢的属官。
崔群:怀念的朋友。
清怀:清雅情怀。
行橐:行囊。
双溪:两条溪流。
斯文:文化和教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宠辱不惊的高洁情怀。开篇“兰生空谷混荆榛,不碍幽香到处闻”两句,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兰花即使在荒凉的山谷中,与荆棘杂生,也依然散发出淡雅的清香,这里的“兰”象征着高洁和独立自立。

“幕府才流推谢掾,宣州宾客忆崔群”两句,提到某个地方的官员(幕府)对诗人有所赏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宛如崔群这样的清廉之士的怀念。这里的“谢掾”和“崔群”,都是历史上的清官形象,体现了诗人对于清正廉洁品格的向往。

接下来的“清怀叠阵三秋月,行橐双溪一片云”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景。诗人在秋夜中,心境清朗,仿佛可以把握住那变幻无常的月亮;同时,他也能在溪流之间,悠然自得地行走,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片云。

最后,“白发书生何以报,惭君出力卫斯文”两句,诗人自称“白发书生”,表达了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之心。这里的“惭君出力卫斯文”,则是表示诗人的内疚,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维护和传承文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崇尚高洁,以及对于历史清官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渴望。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被诏考制科呈胡武平内翰三首(其二)

清晓华芝度景阳,凝严又许对西厢。

通宵客梦闻钧吹,几日朝衣带御香。

东观图书经屡读,旧溪桃李见新芳。

三千文字皆奇册,饱死侏儒讵足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被诏考制科呈胡武平内翰三首(其三)

忝班清禁接严徐,诏侍延英访对初。

沧海烟霞连太液,丹霄日月近雕舆。

明廷已奏安危策,紫府谁将姓字书。

从此青云知有路,致君材业不应疏。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被诏考制科呈胡武平内翰三首(其一)

奉诏金门草圣题,平明趋过殿西墀。

宫床赐笔宣名早,赭案焚香上策时。

朝论只应收畯杰,皇心非不监安危。

玉堂词客承恩久,几度曾来醉御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较艺书事

日薄寒云下结鳞,忽驰诏骑绝飞尘。

麻衣半犯秦关雪,鱼钥横催汉署春。

黄纸贴名书案密,堂梨雕字赋题新。

高材顷刻闻天下,谁是墙东冠榜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