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吊祢正平墓》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对祢正平墓的凭吊,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婴母洲边日未昏”,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略显凄凉的场景,暗示着祢正平墓所在之地的幽静与远离尘嚣。接着,“草寒应是立孤魂”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喻祢正平虽已离世,但其精神犹存,如同孤魂在草木间徘徊,令人感伤。
“词华一代人争妒,天性当时尔独存”两句,赞美了祢正平才华横溢,却因天性高洁而遭人嫉妒。这里不仅赞扬了祢正平的个人品质,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与不公。
“如鬼阿瞒偏忍辱,似神黄祖不能恩”对比曹操(阿瞒)和黄祖,前者虽能忍辱负重,后者却不能给予应有的恩惠。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祢正平不同凡响人格的推崇,以及对当时社会某些人物行为的批判。
“奸雄亦在秋烟外,为击渔阳起暮猿”最后两句,将祢正平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下,指出他的形象超越了个人恩怨,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抹亮色。同时,通过“击渔阳起暮猿”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祢正平精神的传承与怀念,希望其精神能够像暮猿之鸣一样,穿越时空,永远回响。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