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宜章入郴州

日日长途任晓昏,楚中曾否识王孙。

千重岭树生寒雨,三五人家又一村。

马影瘦移怜独后,客心秋入与谁言。

牧童尚说行边草,义帝馀坏若有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长途跋涉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往历史的感慨。

首联“日日长途任晓昏,楚中曾否识王孙。”开篇即点明了旅途的漫长与孤独,诗人似乎在追寻着一个遥远而模糊的目标,这里的“王孙”既可指古代贵族子弟,也可泛指远方的亲人或理想之地,暗含了对归宿的渴望与迷茫。

颔联“千重岭树生寒雨,三五人家又一村。”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景色,山岭之间树木苍翠,寒雨绵绵,给人一种凄清之感。然而,在这荒凉之中,偶尔可见几户人家,一村之景,为这旅途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

颈联“马影瘦移怜独后,客心秋入与谁言。”转而描写诗人与马同行的情景,马影瘦长,似乎映照出诗人孤独的身影。在这秋意渐浓的季节里,诗人的心境也变得沉重,无人可以倾诉,只能默默承受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孤寂。

尾联“牧童尚说行边草,义帝馀坏若有魂。”以牧童的话语作为结语,牧童或许在谈论路边的草木,但这背后却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历史情感。义帝是秦末起义领袖之一,其事迹虽已远去,但其精神与影响犹存,仿佛在提醒着旅人,历史的痕迹无处不在,值得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织,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历史的追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收录诗词(361)

梁以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将往江陵路过澧州有怀先祖台山公旧治

龙山犹隐远烟中,一入兰江路易通。

勒马石桥看落日,读碑棠荫忆先公。

孤城似画还依旧,流水无情尽向东。

浮世几回悲代谢,照人秋烧隔原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登大别山

长江有界水潺潺,两岸苍茫不易閒。

一夜锁沉馀石穴,十年人到恨关山。

高天斗沫依微里,南国鱼龙掩映间。

日落数声渔子唱,半非吴楚旧腔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登虎丘

山水千年尚抱灵,太湖一片护重屏。

龙成天子难埋气,虎在人心莫问形。

茂苑燕新烟里见,横塘蛙乱雨中听。

书生独背斜阳立,看鹿春归草又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台城

勒马台城一望遥,听人传说是梁朝。

柳丝旧拥灵和殿,烟气犹通白下桥。

万里江山终割裂,此时风雨正漂摇。

无端笠佛思龙象,岂有谈空破敌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