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何秀才诗禅方丈

景建谈之子,诗禅丈室宽。

能将铅椠事,止作葛藤看。

坏衲蒙头易,玄机得髓难。

何因清夜话,分我一蒲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景建的儿子,他的诗禅修行之地宽敞
他能够把抄写之事,看作寻常琐事般处理
破旧的僧衣披在肩上毫不在意,领悟深奥佛法却不易
为何在寂静的夜晚,能与我共享清谈,分给我一个蒲团共坐

注释

景建:人名,可能指诗人景建。
子:儿子。
诗禅丈室:修行诗禅的居所。
宽:宽敞。
铅椠:古代书写工具,这里指抄写工作。
事:事务。
葛藤:比喻复杂纷乱的事物。
坏衲:破旧的僧袍。
蒙头:披在头上。
玄机:深奥的道理或佛法。
得髓:真正领悟。
何因:为何。
清夜:寂静的夜晚。
蒲团:僧人打坐用的草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题目为《题何秀才诗禅方丈》。从诗中可以看出,刘克庄对何秀才在修行方面的造诣给予了高度评价。

“景建谈之子,诗禅丈室宽。”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宁静的境界。“景建”指的是高远的境界,“谈之子”则是说何秀才的话语中充满了这种境界。接着“诗禅丈室宽”表达了何秀才在诗和禅修之间寻得了一种宽广的心灵空间。

“能将铅椠事,止作葛藤看。” 这两句则展示了何秀才的豁达与超脱。即使面对铅椠(可能指的是沉重或苦恼的事)也能够像看待普通的葛藤一样平静处理,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内心修养的赞赏。

“坏衲蒙头易,玄机得髓难。” 这两句深入探讨了禅修的奥秘。外在的衣衫破旧并不难,但要真正领悟到禅宗中“玄机”的精髓,却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最后,“何因清夜话,分我一蒲团。” 则是在平静的夜晚,诗人与何秀才进行深入交流,并分享了一种精神上的坐禅之法——“蒲团”,象征着心灵的宁静和专注。

整首诗通过对何秀才的赞美,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中对于道德修养与文学艺术并重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刘克庄本人对于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题馀干姚三锡书钞

顷传汤序心倾挹,兹得姚钞手阖开。

朱子所疑非孔传,汉儒之罪甚秦灰。

时清纵未经筵召,岁晚宁无掌故来。

揽辔远臣惭力薄,不能为国论遗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听蛙方君诗卷二首(其二)

前辈凋零雅道衰,陈岩一叟尚庞眉。

昂藏且伴戴花老,么么安知撼树儿。

警句可编半山集,高风宜配客星祠。

有诗一卷留天地,绝胜征南立二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听蛙方君诗卷二首(其一)

湘弦泗磬有遗声,肯作秋蛩唧唧鸣。

同社共推一日长,古人尤重十年兄。

放开只眼饶初祖,蟠屈长身接后生。

不是学人无赞叹,学人见得未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宋谦父四时佳致楼

四序推移景迭新,二诗体认理尤亲。

爱莲亦既见君子,看竹不须通主人。

领略春风来广坐,分张月色过比邻。

端能著我西家否,客户何妨赘一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