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咏月图

大将功成鬓尚黑,佳人留影空髣髴。

几生将欲招梅魂,安得前身证明月。

将军本是旧书生,纸帐铜瓶坐论兵。

投笔从戎便持节,十年杨柳倚楼情。

愿辞牙纛归梅阁,种梅锄月甘丘壑。

忽传幕府简书来,英雄岂恋儿女乐。

送别阳关拥节旄,军声十万沸江涛。

夜深遥望中天月,心篆直与阵云高。

恨不中流助桴鼓,抚念孱躯悲自语。

岂知大将报红旗,已诧美人归黄土。

生祝夫婿早封侯,一枝空付致书邮。

伤心芳芷沉湘浦,哀动笳鼓惊东瓯。

灵台偃伯策勋后,故乡驿使重回首。

相思犹梦绮窗寒,梅花今复映月否。

精灵相感若有神,画图识面唤真真。

重摹镜水肖花月,虎帐风生缟袂春。

吁嗟乎,贤媛能知忠孝义,丈夫情重在伉俪。

凌烟阁中羡功名,罗浮梦里疑仙异。

惟有梅窗明月万古不可磨,留得丹青照映垂奕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梅林咏月图》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描绘梅林与月亮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忠诚、孝义、夫妻情深以及历史功绩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大将功成鬓尚黑”,以大将的形象开篇,暗示了功业与时间的关系,即使功成名就,岁月也未在其鬓角留下痕迹,寓意着功业的持久与不朽。接着,“佳人留影空髣髴”则转而描绘了一位留有影子的佳人,似乎在暗示着女性角色在历史中的存在与影响,虽不直接参与功业,却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几生将欲招梅魂,安得前身证明月”两句,通过“梅魂”与“月”的象征,表达了对高尚品格与纯洁心灵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及其精神的追慕。

“将军本是旧书生,纸帐铜瓶坐论兵”描绘了将军原本的身份与他深思熟虑的军事策略,体现了文武双全的智慧与才能。“投笔从戎便持节,十年杨柳倚楼情”则进一步展示了将军从文到武的转变,以及在边疆的岁月中对家乡的思念。

“愿辞牙纛归梅阁,种梅锄月甘丘壑”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权力中心,回归自然,与梅花为伴,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的愿望。“忽传幕府简书来,英雄岂恋儿女乐”则揭示了英雄内心深处对于家庭与儿女的眷恋,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国家与事业。

“送别阳关拥节旄,军声十万沸江涛”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壮阔与军队的气势,表现了战争的激烈与紧张。“夜深遥望中天月,心篆直与阵云高”则通过夜晚的静谧与天空的广阔,反衬出内心的坚定与对胜利的渴望。

“恨不中流助桴鼓,抚念孱躯悲自语”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亲自参与战斗的遗憾,以及对自身力量有限的感慨。“岂知大将报红旗,已诧美人归黄土”则通过对比大将与美人的命运,突出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牺牲。

最后,“生祝夫婿早封侯,一枝空付致书邮”表达了对丈夫的祝福与期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伤心芳芷沉湘浦,哀动笳鼓惊东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渲染了悲伤与哀愁的情绪。“灵台偃伯策勋后,故乡驿使重回首”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绩的认可与怀念。“相思犹梦绮窗寒,梅花今复映月否”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精灵相感若有神,画图识面唤真真”则通过与历史人物的共鸣,强调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与真实感。“重摹镜水肖花月,虎帐风生缟袂春”描绘了艺术创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历史的致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孝义、夫妻情深以及历史功绩的深刻思考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艺术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至云亭书院

冠朝人物盛西昌,瞻仰前贤道德光。

山水钟灵关气运,科名济美见文章。

构材愿庇千间厦,望古惟持一瓣香。

且看黄花留晚馥,我来风雨正重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去冬在郡因拜跪倾跌,致伤左腕,历七旬之久。左既不胜其苦,右亦倍形其劳,今幸小愈,感而吟此

五官各效用,四肢同一体。

惟兹左右手,相依甚唇齿。

伸屈影随形,拮据臂使指。

嗟予苦支绌,双肘常搁几。

右腕勤握笔,左亦藉伸纸。

奈何筋力衰,酬酢艰拜跪。

若非借手援,一蹶奚由起。

手为足代僵,足赖手相抵。

笃哉手足情,左右之曰以。

右有左不宜,终觉妨举止。

眇也犹能视,跛也犹能履。

两手如两翼,折一差池矣。

独任方知难,分劳将何恃。

颠而不能扶,则将焉用彼。

药少不龟灵,医谁折肱技。

瑟缩困寒冬,春渐回腕底。

偏枯得吹嘘,废疾起衰靡。

苦乐本相关,休戚同一视。

把臂重拊摩,合掌共欢喜。

痛定还思痛,骨肉何彼此。

从兹互提携,战兢慎伤毁。

吾老手已疲,常怀失足耻。

谁谓同气亲,交愈乃如是。

世有袗臂人,未解疾痛耳。

形式: 古风

送彭香九太史入京

小住蓬莱返故庐,两番读礼十年书。

一生大事修家裕,千载功名许国初。

温树阴高多秘密,皇华路远要纡徐。

无穷德业原忠孝,直送青云老眼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胡雪村自楚南归,即赴乐平司训任,途中见怀,次韵和之

衡岳距匡庐,迢迢若河汉。

子从两处游,江云欲望断。

儒官兼史笔,风霜映简汗。

怀才须待时,岂冀当途盼。

世教赖扶翊,名实慎初宦。

江河虽日颓,砥柱俟清晏。

子今有师道,投置非闲散。

勉为圣人徒,毋作掩卷叹。

著作窥承明,古今几治乱。

胸有记事珠,前后不胜算。

学海本无涯,观澜何浩瀚。

试从鄱湖滨,远溯洞庭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