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三绝(其三)石镜

山鸡舞破半岩云,菱叶开残野水春。

应笑武都山下土,枉教明月殉佳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山鸡翩翩起舞,打破了半山腰的云雾缭绕。
菱叶在野外的溪水中凋零,春天的气息依然盎然。

注释

山鸡:指山中的野鸡。
舞:跳舞,这里形容山鸡活动的样子。
破:打破,这里指山鸡的动态打破了云雾的宁静。
半岩云:半山腰的云雾。
菱叶:一种水生植物的叶子。
开残:凋零,指菱叶开始枯萎。
野水春:野外的溪水在春天。
应笑:应该嘲笑。
武都山:地名,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山。
下土:山下的土地。
枉教:白白地让,这里是讽刺的说法。
明月:明亮的月亮。
殉:为…付出,这里指月亮仿佛在为佳人付出。
佳人:美女,此处可能指代某位女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临安三绝·石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蕴含着深远的哲理和情感。

“山鸡舞破半岩云”,这里的“山鸡”指的是竹鸡,它们在山间跳跃,好像能够冲破那半山的云雾。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一种赞美之情,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扬的情怀。

“菱叶开残野水春”,则是描绘春天景色,菱角的叶子开始开放,在野外的小溪旁散发着生机。这里的“残”字用得甚妙,它既形容了春意渐浓,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应笑武都山下土,枉教明月殉佳人”,则是诗人对世事的一种超然态度。“武都”古为郡名,今在甘肃西和县一带,这里的“土”指的是这块土地。诗人似乎在说,我们应该笑看那些过于执着于尘世纷争的人。最后两句中的“枉教明月殉佳人”,则是对那种不必要的牺牲和执迷的讽刺。“明月”常用来比喻美好而高洁的事物,“殉佳人”则暗示了诗人对于那些为爱所困的人生悲剧的一种同情。

整首诗通过山水、植物、动物等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自由自在精神境界的思想感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登玲珑山

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

翠浪舞翻红罢亚,白云穿破碧玲珑。

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岩前巧贮风。

脚力尽时山更好,莫将有限趁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宿九仙山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词和韵(其三)

自寻蜀纸写吴歌,小字斜行未省多。

娇懒却嫌春战冷,手拈牙笔倩人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春词和韵(其四)

暖风深巷卖花天,争买繁华袅鬓边。

拣得一枝红踯躅,隔帘抛与沈郎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